他曾六次下江南。雖名為考察民情和巡視地方官員吏治,但每次南巡都浩浩蕩蕩攜帶大量嬪妃,游山玩水之余又在民間留下不少風流韻事。傳聞他酷愛作詩,一生寫了四萬首,著有成名作「一片一片又一片」;他在收集珍奇古玩玉器名畫方面亦頗具規模;他更獨創「農家樂」審美,命官窯燒制大批色彩搭配夸張的釉彩大瓶。
他就是乾隆皇帝。 在許多人看來他既繼承了祖輩父輩的殷厚基業,又有著豐富廣泛的興趣愛好,且壽命高達89歲,是一位享盡福氣的皇帝。
但當我們知道乾隆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可能就會改變這一看法了。
披星戴月的早朝
《還珠格格》、《鐵齒銅牙紀曉嵐》、《如懿傳》等等膾炙人口的影視劇作品中都有乾隆皇帝的形象。
只不過這些電視劇出于通俗傳播的需要,會使用藝術化的處理手法,所塑造的人物是失真的。
且都將劇本的重心放在后宮爭斗或者大臣權爭,而很少注重表現皇帝的真實生活和性格。
那麼作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乾隆皇帝的一天到底是怎樣的呢?
如今熬夜已經成了許多年輕人的生活標配。現代人壓力大,精神空間被繁重的工作和生活瑣事無限擠壓,只能在夜晚「偷」到一點完全屬于自己的時間來揮霍。
短視訊軟件的快速壯大更是助長了熬夜的風氣,刷抖音到凌晨三四點的人并不少見。
但就在夜貓子們沉浸在娛樂至上氛圍的這個時間點,乾隆皇帝已經起床了。
根據清代遺留的滿文記載文檔, 乾隆皇帝每天3點左右就起床了。他在位六十年期間,寒來暑往一貫如是,沒有一天睡過懶覺,真是可怕的自律。
即使對現在的學生黨和上班族來說,六七點起床都痛不欲生,何況是月亮都未西沉的三點鐘呢?而且冬季來臨,嚴寒更加劇起床困難癥。
每天凌晨就要離開溫暖的被窩觸碰北京的冷空氣,光想想就讓人窒息。
3點到4點,乾隆起床著衣洗漱。有專門負責皇帝更衣梳洗的太監宮女會提前準備好一應事物進行伺候。
清代皇帝的服飾種類繁多,且不同場合和時間需要穿戴不同形制的衣袍和配飾。
每一套著裝的用料質地和花紋顏色等都有嚴格的規定。就早朝而言,皇帝御門聽政,穿的是「常服」。
衣冠已正,乾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讀一卷記載先祖政績功德的《實錄》,學習先祖榜樣,謹記他們的教導。
接著在上朝之前,他會召見軍機大臣,先大概了解最要緊的幾件國家大事。
然后才去上早朝。 乾隆之前清代早朝時間一般為5點,乾隆在位時國家安定,就往后推遲了一小時。
早朝儀式始于明代,但諷刺的是明代的皇帝很多都貪圖享樂,并不勤政,到萬歷皇帝時更是長達28年不上朝。
黃仁宇先生在其歷史學著作《萬歷十五年》里就極盡詳細地描寫了一次烏龍早朝前雞飛狗跳的「盛況」。 清代統治者吸取了明朝皇帝荒政廢國的教訓,因此更看重早朝一事。
皇帝有人伺候尚且都需要起這麼早,那麼大臣們為了上班打卡只能起得更早。
住在京城附近的大臣還好,住得遠的大臣很多都要在深夜時就從家出發。一些品級不夠或者比較清貧的大臣只能步行,不但疲累,連飯都沒工夫吃。
于是那時在紫禁城外便演變出許多做各色早餐小吃的攤販,營業對象便是上班途中的大人們。
皇帝的早飯比大人們吃得還晚。散朝之后,皇帝還會再召見一些地位重要的大臣到御書房進一步商討國事,然后才到用早膳的時間。
早膳以清淡的粥、爽口的配菜和精致的糕點為主。盡管內務府供給皇帝的筵席豐盛,但就如《甄嬛傳》中演繹的那樣,皇帝需要遵循「食不過三」的祖訓,這是為了防止皇帝的飲食喜好被有心人摸透。
用過早飯后,7點敬事房的太監會送來寫著嬪妃們名字的綠頭牌讓皇帝翻。皇帝在這時就會決定晚上侍寢的妃子了。
奏折成山
批閱奏折是清代皇帝工作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從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開始,君權達到歷史上最至高無上的頂峰。
但同時,全國地方大小的事情都需要報告給皇帝來做裁決,大大加重了皇帝的工作量,也嚴峻地考驗皇帝的質量。
明代宦官、內閣弄權如此猖獗,就是因為皇帝怠懶不想理政。
清代廢除了內閣,更不留「朱批」太監, 清代皇帝的勤奮刻苦是出了名的,就批奏折一事來說,他們必親力親為。
超級勞模雍正皇帝在位不過十多年,就因過于勤勉,案牘勞形,最后活活累死在辦公桌上。
那麼皇帝每天需要處理的文件有多少呢?在清朝,只要是縣級別大小的事情就需要寫奏疏匯報給皇上。
清朝統治版圖將近1316萬平方公里,幅員遼闊,疆域寬廣。 但統治著這麼龐大的一個帝國不可不謂費心勞神,乾隆每天要批的折子數量破萬。
奏疏有著嚴格的文體要求,加上大臣們為表恭敬,常常是洋洋灑灑下筆萬言。
光是看字已夠耗心,有些奇葩奏折還在龍顏不悅的雷區反復蹦迪。
台北故宮博物院曾推出一系列仿制清朝不同皇帝手寫的「朕知道了」批語文創產品膠帶,當時迅速走紅網絡。
因為常有大臣請安、匯報超時的降雨天災情況、甚至一些雞毛蒜皮的破事重復上奏,皇帝又不得不回復,就會寫上「朕知道了」。
皇帝辦公的地方是養心殿。折子批到中午時,乾隆會給自己一點午休時間。
古人視午睡為懶漢行為,所以皇帝也只是吃吃點心,到御花園轉悠放松一下眼睛而已。
然后下午接著批奏章到傍晚時分。期間皇帝可能會就正在處理的重大國事召見大臣詢問意見。
晚膳是皇帝一天中最隆重豐盛的一餐。古人一日只食早晚兩餐。 清朝的宮廷菜集中華菜肴百家之長,食材和做法極盡奢華和創意,而且囊括了全國地方風味。
清宮菜菜譜也保留得較為完整,現在我們在許多飯店都能吃到。晚膳琳瑯滿目,皇帝即使每道菜只動一筷子,要嘗完所有的菜品也很困難。所以有時他會把御膳賞賜給自己喜歡的大臣。
吃完晚飯,乾隆的夜生活又是什麼樣呢?
枯燥的夜晚
晚膳后,若今日政務繁忙,乾隆就又得馬不停蹄回養心殿趕工作進度;若事情比較少,就可以抽空娛樂來陶冶身心。
他會品鑒賞玩古董,練習騎射,寫詩或者去嬪妃那里坐坐。 一天之中只有這個時刻他才能夠擁有自己能選擇的閑暇活動。我們知道乾隆皇帝「愛玩」,但卻很少了解他的敬業和克制。
到晚上7點,皇帝就得回住處乾清宮沐浴洗漱更衣,準備睡覺了。若皇帝早上翻了哪位嬪妃的牌子,太監們就會扛著沐浴后包在被子里的妃子送到寢宮。
但侍寢嬪妃是不能和皇帝一起過夜的, 且清朝皇帝寵幸嬪妃的時間是固定的,過了時間太監們就會進來把人扛回去。
若皇帝今晚沒有興致,就會繼續批折子。國事繁忙,皇帝批閱奏疏到深夜也是常有的事情。
因為第二天還要早起,所以皇帝一般也不會熬夜。 大概晚上9點左右,他就要上床睡覺來調養生息,為第二天的工作做準備了。即便如此,滿打滿算,乾隆一天的睡眠時間也只有6小時。
乾隆皇帝其人
乾隆皇帝是我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他的在位時間僅比康熙皇帝少一年。 他一生功績卓著,文治武功。
他主持修撰主持纂修《四庫全書》和其他重要歷史文化典籍;更能體察民情民苦,多次下令蠲免全國銀糧;在軍事和外交領域也取得了輝煌成就:平定多次叛亂、完善了對新疆和西藏的統轄和治理。在馬嘎爾尼訪華期間完美展現了清帝國的大氣。
乾隆在位期間讓清朝的國力達到了全盛狀態,人口和經濟飛速增長,承上啟下完成了著名的「康乾盛世」。
人無完人,何況是最高權力王座上的人。乾隆能夠克制自己的欲望,不以權柄隨心胡亂作為,而是竭盡所能地去完成身為皇帝該做的事情,已經很值得我們佩服了。
這樣密不透風的時間安排表,乾隆勤勤懇懇執行了六十年,只有生日的時候才給自己放一天假。
現在對多少人來說,就健康規律的作息這一點,要做到都難于上青天。而一個人即使能堅持過這樣充實自律的生活,也未必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但乾隆皇帝卻能完成盛世,可見他擁有異于常人的杰出才干和獨到的治國眼光,絕非吃「老本」的庸才草包。
這就是皇帝辛苦又乏味的一天。 在其位謀其政,其實皇帝跟我們每個普通人一樣,也有自己的責任和煩惱。看完之后,你還會羨慕他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