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年僅7歲的順治帝,想都沒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成為東半球最強帝國的領袖。
他之所以能坐上這個龍位,還得歸功于他的叔叔多爾袞。
要不是多爾袞當年率清軍入關,順治帝可能這輩子都來不了北京。可以說,多爾袞就是清朝入主中原的奠基石。
尤其是當年的山海關之戰,李自成率領十八萬精銳,遠征東北。
沒想到居然被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和多爾袞的滿清鐵騎一舉殲滅,十五位名將慘遭屠戮,這場戰役也成了多爾袞的成名之戰。
那多爾袞究竟是如何突破防守,團滅李自成的呢?
這還得從當年的吳三桂臨陣倒戈開始說起。
1644年4月,吳三桂站在山海關城頭,舉目東望。
他的對面就是赫赫有名的滿清鐵騎,這幫人誕生于白山黑水之間,打起架來一個頂倆。
吳三桂的身后則是李自成的大順軍,這幫農民軍剛剛滅了明朝,士氣正旺,正對著山海關虎視眈眈。
面對一前一后兩大對手,吳三桂眉頭緊蹙。
其實早在幾天前,李自稱曾派人過來拉攏過吳三桂。
李自成對吳三桂許諾,只要歸降大順,不僅可以官升三級,北方的半壁江山都可以讓吳三桂來管轄。
其實對于李自成的拉攏,吳三桂是動心的。
這不僅僅是因為李自成畫的餅比較大,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吳三桂現在兩邊都得罪不起。
咱們從三方的兵力來進行一個簡要的分析。
首先是李自成的大順軍,大順軍有18萬核心兵力。
這些部隊是李自成從陜西手把手帶出來的,期間經歷了湖北、河南、陜西、甘肅等各大戰場,戰斗力杠杠的。
除此之外,大順軍還是歸降的明軍15萬。
加上分布在中原四省的40萬兵力,以及不斷報名參軍的饑民,其軍事實力不容小覷。
由于有著充足的兵力,李自成對外號稱百萬雄兵,以此來震懾吳三桂和滿清鐵騎。
至于東北那邊,滿清的兵力也很強大。
由多爾袞率領的滿清鐵騎,少說也有15萬之眾。
再加上投降過去的祖大壽、孫承宗部隊。滿清可以拿來戰斗的兵力,高達30萬,而且都是實打實的戰力巔峰。
分析完李自成和多爾袞的兵力后,吳三桂再回頭看看自己的家底。
目前自己手下的關寧鐵騎有四萬人馬。
雖然有著「一漢當五胡」的超強戰斗力,但如果硬拼的話,說不定也很懸。
除了那四萬關寧鐵騎之外,手底下其余的明軍,戰斗力實在不堪入目。
就像當年紫禁城的守軍一樣,一觸即潰。所以吳三桂對目前的處境很是擔憂。
當然了,危機危機,有危就有機。
雖然吳三桂剛不過李自成和多爾袞,但是如果能加入到其中一方,另一方肯定必敗無疑。
所以現在的情況就是,吳三桂準備投降哪一方?
當李自成送來招安大禮包后,吳三桂不再多想了,準備投降李自成。
畢竟自己和滿清鐵騎鏖戰多年,結了多少仇多少怨,萬一真投降滿清了,后面會有好果子吃?
至于李自成,雖然吳三桂也有點看不上,但眼下能指望的就只有李自成了。
于是吳三桂考慮再三后,準備揮師南下,擁護李自成稱帝。
兩天后,吳三桂帶著四萬關寧鐵騎,從山海關出發,一路浩浩蕩蕩,前往北京擁立新王。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北京那邊出問題了。
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在進駐北京的時候,完全沒有一點仁義之師的樣子。
看見城里的姑娘長得白,就想霸占為己有。
為了籌措軍費,李自成放任手底下的將領劫富濟貧。這一劫,就劫到了吳三桂的府上。
大順軍將領劉宗敏看到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長的好看,于是動了淫念,將其強行霸占。
好在家丁傅海山身手敏捷,才逃過了劉宗敏的捕殺。
傅海山從北京一路逃竄,策馬奔騰來到河北永平西沙河驛,此時的關寧鐵騎正駐扎在這里。
吳三桂聽說自己的愛妾被人擄走后,怒不可遏,直接帶領關寧鐵騎殺回山海關,滅了換守在那里的大順軍將領。
隨后向滿清那邊投誠,準備和李自成分庭抗禮。
李自成得知吳三桂臨陣倒戈后,氣得大罵劉宗敏。但為時已晚,吳三桂已經倒向了敵方陣營。
現在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剿滅吳三桂了。
于是乎,李自成御駕親征,帶領手底下最精銳的18萬大順軍,一路殺向山海關。
只有滅了山海關的吳三桂集團,李自成才能放下心來。
否則吳三桂就如同一顆釘子一樣,始終扎在李自成心里,讓他不能自在。
吳三桂也知道自己的舉動會遭來李自成的報復,于是趕忙聯系多爾袞,向他借兵。
話說多爾袞一直在滿洲一帶窩著,他其實早就覬覦中原好久了。
但無奈一直被關寧鐵騎擋著,屢次想沖破山海關,但都無濟于事。
如今吳三桂居然主動找上門來了,那這個機會可不能放過。
于是他立馬同意吳三桂的借兵要求,聲稱只要吳三桂和李自成打起來,我多爾袞一定幫忙。
有了多爾袞的支持之后,吳三桂底氣足了。
于是他開始命令關寧鐵騎在山海關排兵布陣,嚴陣以待,和李自成決一死戰。
李自成也知道吳三桂這次是下了血本,所以他對于此次作戰,也是緊繃著一根弦。
1644年4月18日,李自成的大順軍抵達山海關,戰斗一觸即發。
吳三桂也兵分兩路,2萬關寧鐵騎去東路阻擊李自成,2萬關寧鐵騎去西路阻擊劉宗敏。
一時間雙方人馬打的昏天黑地,血濺當場。
關寧鐵騎畢竟是身經百戰的帝國王牌,戰士們手持鍛刀,腳踏戰馬,在大順軍的陣營中七進七出,斬敵無數。
當然了,大順軍也不是孬種。
尤其是李自成的嫡系部隊,陜西大順軍,號稱農民軍里的巔峰。
打起仗來也跟不要命一樣,遇到關寧鐵騎就直接撲上去廝殺,似乎眼前的關寧鐵騎是他們八輩子仇人一樣。
吳三桂和李自成看著眼前血淋淋的戰場,心里大受震動。
沒想到一場戰役居然能恐怖到這種程度,簡直就是山海關絞肉機。
看到這一幕后,多爾袞笑了,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正當大順軍和關寧鐵騎打得難解難分之際,多爾袞率領滿清鐵騎從山后面沖了下來。
舉起屠刀對著大順軍就是一頓屠戮,一時間血流漂櫓,15大順軍將領盡遭斬殺。
大順軍被突然沖出來的滿清鐵騎嚇到了,頓時被打的潰不成軍。
李自成意識到情況不對勁,趕緊分析戰局。
目前自己手底下只有18萬大順軍,對面有四萬關寧鐵騎和十五萬滿清鐵騎,再這麼打下去,自己遲早得玩完。
于是趕緊鳴金收兵,帶著殘余部隊灰溜溜的跑了,此戰吳三桂和多爾袞大獲全勝。
隨后多爾袞便帶領滿清鐵騎,沖破山海關,揮師南下,直取北京城。
剛回到北京的李自成,飯都還沒吃上兩口,便急匆匆的帶著部隊跑回陜西老家了。
山海關之戰后,清軍入主中原,大殺四方。
李自成再也沒有了抗爭的本錢,只能蝸居在陜西茍延殘喘。
就這樣,清朝得了天下。
關于「清朝得國太易」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把他歸結到吳三桂的身上。
說他不應該沖冠一怒為紅顏,放清軍入關。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吳三桂之所以投降清朝,主要是因為錢的問題。
至于陳圓圓究竟有沒有被人擄走,吳三桂才不在乎呢。
你想想,作為鎮守一方的帝國統帥,吳三桂會為了一個女人,拿軍隊開玩笑?
陳圓圓被劉宗敏侵犯這事不假,但吳三桂只是把他當成了一個攻打李自成的借口。
那吳三桂為何要攻打李自成呢?
其實早在關寧鐵騎走到河北永平西沙河驛的時候,吳三桂就意識到李自成這人不靠譜了。
當時的吳三桂帶著關寧鐵騎的全部家當離開山海關,南下擁立李自成。
但走到河北永平西沙河驛時,軍師告訴吳三桂,隊伍的糧食不夠了,軍餉也不夠了。
而且自從舍棄了山海關的家當,戰士們的后勤補給總是出問題,估計到了北京也是受窮。
吳三桂一拍腦袋,對呀,就這樣南下加入李自成的軍隊,那不就成要飯的了嗎?
自己在山海關過的滋滋潤潤的,戰士們有吃有喝,訓練有度,帝國王牌,無往不利。
萬一去了李自成的軍隊,天天過窮日子,誰還聽自己的?
而且吳三桂從李自成征戰多年的經歷中得知,李自成的政權有一個很大的弱點,那就是沒辦法收稅。
要知道,稅收是維持一個帝國的根基,李自成這個土老冒,連收稅都不會,怎麼養的起這麼一支龐大的軍隊?難道全靠搶?
明朝末年就是因為稅收不上來,最終導致軍隊發不出餉銀,士兵打仗毫無積極性,一打一個拉垮。
所以說,加入李自成的陣營,是萬萬不可行的。
反觀北邊的滿清政權,無論是是稅收,還是貿易,都做的風生水起。不僅把東北經營得蒸蒸日上,還把貂皮賣到了海外。
當時有許多沙俄貴族和朝鮮貴族就經常購買滿清的貂皮,以彰顯身份。
如此看來,相比于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多爾袞的滿清政權似乎更能養的起這支關寧鐵騎。
在這種心里的作祟下,吳三桂想都沒想,就直接調轉槍頭,投降了滿清。
然后攻打李自成,以納投名狀。
所以說,李自成不是輸在了陳圓圓身上,而且輸在了自己的收稅能力上。
當然了,論打仗這一方面,李自成確實有一手。
但論治國這一方面,他可能連崇禎都不如。
這麼看來,李自成輸掉是必然的啦。
總的來說,山海關一戰,李自成兵敗如山倒,從此再也不敢往北方多望一眼,天下從此成了滿清貴族的天下。
至于吳三桂,他的本意也只是想給自己的軍隊找一個棵搖錢樹,所以才選擇了滿清。
這不是正不正義的問題,而且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
畢竟成年人的崩潰,往往都是從沒錢開始。
至于吳三桂后面的結局,那都不重要了。
雖說他人死了,但他手底下的軍隊,卻享受到了充足軍餉帶來的好處。
這些士兵在退伍之后,估計也會懷念吳三桂的恩德吧。
當然了,在這場三方混戰中,最后的贏家當然是多爾袞了。
他依靠東北這塊基本盤,坐山觀虎斗。
待吳三桂和李自成鷸蚌相爭之日,就是多爾袞漁翁得利之時。
當山海關被突破后,天下就是我攝政王的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