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壺」出土時被人嫌棄,專家看了壺身上的字后說:禁止出國展覽

小酱 2023/02/21 檢舉 我要評論

「夜壺」出土時被人嫌棄,專家看了壺身上的字后說:禁止出國展覽

古代房屋建筑結構中,通常會將茅房設計在「敬而遠之」的位置上,因為古人認為如廁這種行為是不莊重的,而且古時候的旱廁不像現代馬桶一般即來即走,味道極大,所以廁所距離廳堂越遠越好。但是這樣的安排亦有不方便之處,尤其是嚴寒酷暑的時節,去一趟十分不易,那麼就自然衍生出了神器「虎子」。

虎子起源于戰國,風靡于秦漢魏晉,因外形像一只坐臥的老虎而得名。名字雖然霸氣,但它的作用卻讓人難以啟齒,其實它就是夜壺、尿壺。在中國歷朝歷代的考古發現中,虎子時有出土,不算新鮮事物。然而在南京出土的一件三國時期的虎子卻打破了常規,令考古學家至今疑惑不解。

1955年,南京趙土崗考古現場出土了一件瓷質虎子,高15.7公分、長20.9公分,通體渾圓,虎首高昂,雄視遠方,虎背部有弓背奔虎狀提梁,猶如神獸匍匐在虎背之上,看起來十分精巧,形制古樸卻又不失靈動。這只虎子比平常所見的「夜壺」精美的多,但這卻改變不了考古隊員對它的看法:這不就是盛溺的褻器嗎?

剛剛出土之時,在場的不少人望而卻步,生怕壺內還存在著刺鼻的「千年液體」,然而很快便有人看出了其中端倪:虎子身上有一行字!經過洗凈、辨認之后,考古專家將虎身銘文確認下來,寫的是:「赤烏十四年會稽上虞師袁宜作。」

赤烏是孫權的年號,赤烏十四年即公元251年,袁宜是制作虎子的匠人。銘文是禮器、祭祀器等高規格青銅器上才有的記錄性文字,而一件臟污狼藉的「褻器」

竟能享受如此級別的待遇,這在整個考古歷史上都十分罕見,因此專家判定它一定不是俗物。而且,這件虎子出土于中國早期時代最主要的窯廠越窯,越窯瓷器均屬明星產品,是當時的著名品牌。

普通虎子的用途是溺器,特殊的形制表明它并不適用于飲酒或盛水,這件吳國時期的青釉虎子繼承了這一構造,這說明它不是作為酒器陪葬的。但是虎身的十三個字卻讓其身份撲朔迷離,至今都讓專家學者困惑不已。

目前,青釉虎子被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屬于國寶級文物。由于它身上仍然存在著眾多未解之謎,所以為了防止在運輸顛簸途中損壞,國家文物部門規定禁止出國展覽。被列入此項禁令的大多為傳世名畫,比如《步輦圖》、《千里江山圖》、《清明上河圖》等,或者是曾侯乙編鐘這樣的國之重器,像青釉虎子這類「不入大雅之堂」 的文物顯得鳳毛麟角,堪稱「孤品」。

文物部門制定條款:「一級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損品,禁止出境展覽。」孤品和易損品,青釉虎子二者均有,其珍惜性更加不言而喻。有人認為中國的好文物就該亮給全世界看看,然而其實禁止出國展覽的規定是有道理的。前幾年在新加坡展覽一把青銅寶劍時,由于工作人員的失誤,對劍身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害。所以為了完美保護好古代文明的遺產,一些珍稀文物必須留在中國,留在它靈魂所在的地方。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