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的門匾上有一個箭頭,200多年沒人敢動,到底是誰射上去的?

小酱 2022/11/26 檢舉 我要評論

故宮,舊稱紫禁城。明清兩朝,多少興衰成敗都在此中上演。這里的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見證了二十四位皇帝的成就與蕭瑟。

此外,故宮作為我國古代宮廷建筑之集大成者。它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之一,至今吸引著無數中外游客駐足觀賞。

值得一提的是,在故宮隆宗門的匾額上,竟然有一支箭頭,兩百多年了沒人敢動。對于此事很多人知道,但卻又不明白其中的故事,這是誰射上去的呢?它的背后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件事情。

重要禁門——隆宗門

故宮,由明朝皇帝朱棣于公元1406年提出開始修建,經過百萬能工巧匠們長達14年的的辛勞建造與改進,終于在1420年基本竣工。 整個建筑群共占地72萬平方公尺,建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4間。

整體以各色琉璃作瓦頂、青白石為底座,再加以彩畫做裝飾,十分宏偉壯麗、明朗開闊,具有極高的藝術造詣,在我國、乃至全世界都是比較知名的存在。

我們知道,故宮位于北京城中軸線的中心,而北京城又地處太行山脈和燕山山脈之間,地殼運動活躍,因此抗震成了首要問題。而整個故宮均采用木質結構,加之傳統的榫卯技術,抗震能力極強。

經過當代科學家的模擬實驗顯示:即使遭遇10.1級的強地震,故宮也不會垮塌。所以說,故宮不僅標志著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更彰顯了前人們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而根據布局與功能來看,故宮則被分為了「外朝」與「內廷」兩部分。

二者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廷。而前文中提到匾額上有一支箭頭的隆宗門,就位于乾清門前廣場西側,與東側的景運門相對而立。

從位置上看,這隆宗門內北側是軍機處值房,門外正西為慈寧宮。因此成了連接內廷與外朝西路、西苑的重要通路。不僅如此,作為一道重要禁門,它還是緊靠皇帝的住所。所以,非奏事待旨及宣召,即使王公大臣也不許私入。

通過上述的描述,我們可以知道隆宗門非常的重要,然而如此重要的一道禁門,為何匾額上有一支箭頭呢?這就要從明朝的開創者朱元璋與白蓮教的糾葛說起了。

朱元璋與白蓮教的糾葛!

話說這朱元璋原本出身貧寒,為了求一口飯吃,便來到皇覺寺當行童。后來官僚腐敗、民不聊生,寺廟也難以為繼,朱元璋遂被迫外出化緣。 并在此期間加入了白蓮教。

后因種種原因,朱元璋改投郭子興(原本也是白蓮教教徒)的紅巾軍。很快,朱元璋便憑借精明的頭腦、極強的戰斗力、以及出眾的社交能力,深得郭子興的賞識。

甚至將他的養女(后來的馬皇后)嫁給了朱元璋,后來郭子興病逝,原白蓮教教主韓山童的兒子韓林兒稱帝,任命朱元璋為左副元帥。

而此時的朱元璋早就靠著「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迅速擴張了自己的實力。其中,大部分將士便來自于白蓮教。

隨著朱元璋勢力的不斷壯大,像宋濂和劉基之類的儒生也紛紛加入隊伍。不過,他們對于白蓮教都有著本能的厭惡,久而久之,朱元璋也受到了影響。開始冷靜思考白蓮教的問題。

后來,朱元璋將小明王韓林兒取而代之,在1368年于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這朱元璋雖出身于白蓮教,但也是從白蓮教累積的原始人力資本,當時這也不妨礙他稱帝后取締白蓮教的決心。

洪武元年,朱元璋在《明律》中,將白蓮教定義為「左道邪術」,因此明文禁止白蓮教:「為首者絞,從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白蓮教自此式微。

清朝政府與白蓮教的爭斗!

然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轉眼到了清朝初期,反清思想和反清行動一直延續不斷。致使白蓮教死灰復燃,重新活躍于民間。尤其在乾隆后期,白蓮教發展勢頭極為迅猛。

不僅在北方諸省,在東北和南方各省也流竄著大量白蓮教徒。像當初乾隆為了彰顯權威、震懾民心,也是幾次三番的南巡鎮壓白蓮教。

而到了嘉慶年間,白蓮教勢頭更盛,與朝廷的矛盾也日呈白熱化。 尤其是在嘉慶18年,雙方爆發了一次最為激烈的爭斗。

話說,這白蓮教領袖林清早就有謀劃著發起行動,因此早早買通了太監劉得才。得知嘉慶要外出狩獵的消息后,他認為此時城內守衛空虛,是難得的良機。

因此帶領著北京分舵臨時拼湊出的200多人的隊伍,一路喬裝打扮攻入了紫禁城。進入城內后,他們決定兵分兩路:一隊人由西華門,直接進入養心殿中,另一路則從東華門進入。

然而,當他們行至隆宗門外時,就遭遇了鎮守內殿的禁軍,并與之展開了激烈的斗爭。這隆宗門匾額上的那支箭頭,便是在這場戰斗中留下的。

不過,隨著御林軍的趕到,白蓮教信徒終究寡不敵眾,全軍覆滅。事情雖已經平定,但不妨礙嘉慶皇帝將其視為整個大清的恥辱。

因此,向天下發布罪詔,對白蓮教徒趕盡殺絕。并決定將這枚箭頭留下,一方面提醒自己不忘今日之恥;另一方面也是對朝廷禁衛軍的鞭笞。

這也是這支箭頭存在200多年,無人敢取下的原因。都說不忘歷史,知恥而后勇!前人們尚且知道這個道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也不能忘記先祖們遭遇過的侵害。

數百年間,我們的民族經歷了從強盛到衰落再到復興的歷程。用歷史的長鏡頭去端詳今天,才能更深沉地理解光榮與夢想、跋涉與執著。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