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放置多年「柴火」成文物,博物館獎勵1800元,20年后專家:世界第一,任何人不得參觀

小酱 2023/01/13 檢舉 我要評論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有云:「臣聞明月之珠,夜光的璧,以暗投于道路,人無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寶物落到了不識貨的人手里,有時候甚至還比不上普通的物件。

01

1947年解放前夕,我黨在山東戰場連戰連捷,一時間解放區的面積不斷地擴大,以膠東地區為最,隨后當地開始進行系統性的土地改革,土豪地主的田地被分到了貧苦百姓家里,窮人終于迎來了自己生活的曙光。而處于膠東地區的黃縣, 首當其沖被打擊的地主就是當地首富丁百萬家族。丁家通過在黃縣數代經營發展,以當鋪錢莊起家,家中最輝煌的時候財產居然等于清朝政府一年的稅收。出于害怕被清算的心理,丁家在膠東地區被解放前就拋下家里的地產和房屋逃離了。

▲丁氏莊園近照

丁家人的確是逃走了,可是他們離開后還拖欠著一眾農民長工的工資沒發,不得已之下,剩下的傭戶和農民長工只能把丁家宅子里剩下的一些物件分了回家。這些人中有一個老實的農民長工姓林,當時沒有拿東西,結果被老婆怒罵,被要求去到林家宅子里拿東西回家。

可是當林姓農民長工來到丁家大院時,發現有用的東西已經被搬空了,無奈之下只能隨便從角落里的一堆字畫里拿兩捆回家。老婆見他只拎回來兩捆字畫,又將他呵斥了幾句,「妳就是拿個鍋碗凳椅什麼的,都比這東西好使啊!」

▲上世紀地主家農民長工舊照

02

被老婆說的有些郁悶,林姓農民反駁道:「難道不能拿來做柴火燒嗎?」說著他隨手抽出一幅畫到廚房打算生火,可是最后發現這些畫都是裝裱過的,連起火都難。 無奈,林姓農民把這兩捆「柴火」扔到了家里的角落,眼不見心不煩。就這樣,兩堆「柴火」放了很多年。時間來到上世紀六十年代,為了擴大規模,煙台博物館打算從民間征集有可能流落的文物。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地一位文物專家來到林姓農民的村子,大半輩子都沒見過文物長什麼樣,村民們好奇地前來圍觀,林姓農民也在這些人里。

▲煙台博物館近照

眼尖的林姓農民看到了在征收的文物中有幾個畫軸,突然覺得有些眼熟,當下就想起了多年前的那堆「柴火」于是他就上前詢問:「這些畫我家里還有兩捆,妳們要嗎」聽他說有兩捆畫,文物專家抱著萬一的心態跟著林姓農民去到他家中查看。 出乎專家意料的是,林姓農民口中的「柴火」居然是整整幾十幅保存完整的古代字畫,且其中的大部分畫卷都是精品。這些字畫都是當年丁百萬家族發達起來后,在全國各地花重金購買的,只是當時走得倉促,帶不走就留在了老宅。當年林姓農民撿到的兩捆「柴火」,就是丁家留下的一部分字畫。

▲《菩提古佛圖》近照

專家當即就林姓農民說明了情況,并表示,這些字畫的具體價值還需要拿回煙台博物館進行鑒定。對于兩捆無用的「柴火」林姓農民聽后欣然同意。 在這批字畫被送到博物館后,清點發現一共有70幅,其中珍品的數量竟然達到了53幅的水平,尤其是其中的是一幅由清代畫家金農創作的《菩提古佛圖》。

著名文物鑒賞家張伯駒先生《菩提古佛圖》見到后都有些驚喜,直呼:「震驚啊,世界第一!世界第一!」張伯駒尋找了這幅圖40年,本以為已經流落到了海外,今天卻在這里見到,真是有生之年的一大樂事。

▲張伯駒晚年與家人合照(中)

《菩提古佛圖》是金農巔峰時期的作品,不僅運用其開創的「游絲描」、「金錯刀」的畫法,其中還有書法的影子,字體的獨特與畫作相得益彰,說是一句稀世珍品文物也不為過。煙台博物館為此特意申請了一筆1800元的獎金,送到了林姓農民的手中。見當初隨手拿到的兩捆「柴火」竟然成為了國寶,還帶給自己1800元的獎金,林姓農民不由得喜笑顏開。 如今《菩提古佛圖》已經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是煙台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之一,禁止出境展覽。

結語

見多了國寶級字畫的張伯駒先生為會什麼稱《菩提古佛圖》為「世界第一」呢?這里就要提一提《菩提古佛圖》的珍貴程度了,漢代劉歆《西京雜記》卷一寫過:「武帝時西域獻吉光裘,入水不濡。」此句用以形容殘存珍貴文物正適合。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