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圓圓雖身為一弱女子,但她對歷史進程有著巨大的影響,作為「秦淮八艷」之一,她色藝雙絕,「聲甲天下之聲,色甲天下之色」,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男人數不勝數,不過流傳最廣的還是她和吳三桂的那段情緣,為了奪回被李自成手下劉宗敏擄走的陳圓圓,吳三桂投降多爾袞,引清軍入關,從此身負罵名。
陳圓圓用她的美貌征服了吳三桂,讓其甘愿「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只是這一怒卻顛覆了大順王朝,讓滿人至少提前幾十年入關。
對歷史進程有如此大影響的兩人一直是專家們研究的對象,但陳圓圓卻是個難題,因為1681年春,在吳三桂死后兩年多,清軍終于攻陷昆明,由吳三桂掀起的內戰徹底平復,但卻未發現陳圓圓的蹤跡,自此關于陳圓圓的傳說不斷,但卻無人知曉其所蹤。
這自然也為研究歷史的專家們帶來了難題,好在到了2010年,專家們對此研究才有了重大突破,陳圓圓的墓被發現了,經專家研究過后,發現當年吳三桂死后,陳圓圓就帶著吳三桂的兒子吳啟華和孫子吳仕杰離開了昆明,在親信的護送下一路逃到了貴州的山林里,也就是發現陳圓圓墓的地方,貴州岑鞏縣水尾鎮馬家寨。
其實關于陳圓圓墓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一些記載,在岑鞏縣的縣志中,有一篇《文物名勝篇》,就曾清楚的記載了陳圓圓墓地的具體方位,「明末清初名妓陳圓圓葬于思州城東北38公里,今水尾鎮馬家寨獅子山上,鰲山寺南端」,而且還特意指出陳圓圓墓碑因為對外保密身份而沒有直書其名,馬家寨雖然名為馬家,但據統計當時居住百姓多是吳姓,并自稱是吳三桂的后代,而且在當時吳家已經有1000多后代,只是由于山區封閉,消息并未廣為流傳。
如今根據縣志記載,在經過著名清史專家的研究和調查,確定了馬家寨就是陳圓圓葬身之地,也終于解開了陳圓圓及吳家后代的重要謎團。
不過當時很多人對著一小塊殘破不堪的墓碑提出疑惑(如今早已重新修建),因為墓碑上并沒有陳圓圓的任何信息,陳圓圓原姓邢,後來被養母陳氏收養,就改姓陳了,但這塊墓碑上的碑文卻是「故先妣吳門聶氏之墓位席。孝男:吳啟華。媳:涂氏。孝孫男:仕龍、仕杰……皇清雍正六年歲次戊申仲冬月吉日立。」盡管其他信息可以對上,但不論是本姓還是後來改的姓,這聶氏都跟陳圓圓不沾邊。
後來專家出面解釋了這一謎團,雍正年間是沒有簡化字的,所以說當時根本沒有「聶」這個字,這個字在當時看來算是個錯別字,就像縣志里記載的,這是為了隱藏身份而自創的字,陳圓圓本姓邢,後來改為陳,二字均有「耳」字旁,這個聶字恰是雙組成,正好代表了邢和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