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談到男兒身高,都愛用到堂堂七尺男兒這個詞,那麼七尺男兒到底是多高呢?很多人對于這個詞都是喜歡想當然的將其當做一米七。
可是實際上堂堂七尺男兒用古代的度量衡來換算估計得大打折扣了,因為1976年廣西貴縣出土了度量衡文物。
根據文物尺來算,七尺估計才一米六多一點呢!
根據現在的尺長來算,一尺是33厘米,那麼七尺就是兩米多,古代顯然不可能人人兩米,簡直是天方夜譚。
我們可以比較70后和00后之間的身高,可以看到,很多70后男性都只有160至170厘米,70后如果有170那都算高的了。
可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小孩因為喝牛奶以及注重鍛煉,才讀國中就180厘米的比比皆是。
可是在《三國志》中介紹關羽的身高時說他有九尺,那豈不是得三米了?這怎麼可能呢?
雖說關羽是武圣,但是在三國戰亂年代,人人食不果腹,不說營養能不能跟上了,就算是正常的飽肚子都不見得能夠做到,三米是在搞笑。
顯然,我們不能夠按照現在一尺33厘米的長度來算,因為度量衡是不斷在變化的,三國時期距今多少年了,尺度早就不一樣了。
根據史料記載,唐朝的時候,一尺是30厘米,但是三國的尺度應該更接近于東漢時期的度量衡換算,畢竟東漢末年分三國。
東漢也屬于漢朝而漢朝之前是秦朝,眾所周知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的政策中,有一項十分重要,便是統一度量衡。
那麼秦朝時期一尺是多長呢?秦代一尺是23厘米,西漢的尺度應該是繼續沿用到秦朝的尺寸,至于東漢,無所定論。
好在1976年廣西貴縣出土了一批重要的度量衡文物,這些文物為研究尺度提供了豐厚的物料。
說到這批文物,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當時廣西的礦工在進行挖礦的時候挖出了一些金燦燦的東西,大家紛紛以為淘到了金。
一時間,一傳十十傳百,大家紛紛下地淘金,這件事也傳到了廣西文化局的耳朵里。
專家覺得事情蹊蹺,趕緊下達政策,要求對此地進行管控布局,仔細勘測,但是廣西陰雨不斷,整個開槨過程十分漫長。
但是大家依舊按照要求有條不紊的做著各自的工作,信心滿滿等待著開槨,可惜結果卻不盡人意。
因為考古學家發現墓地前室和中室內均有缺口,仿佛是被利器劈開,很多陪葬貴重物品也不知所蹤。
很明顯,這是被盜墓賊光顧過,好在盜墓賊只對金銀銅器感興趣,墓地中還依稀留下一些具備考古價值的遺物。
其中就有三把尺子,兩把是木的,一把是竹子的。木尺的腐爛程度比竹尺要嚴重。
竹尺全長只有16.1厘米,但是每個刻度間距相等,分別是2.3厘米。另外兩把尺子上面的尺度被損耗的幾乎看不清,依稀比劃可以推測每一刻度間距也是2.3厘米。尺子全長均為23厘米。
這座墓地隸屬于漢墓群,所以這三把尺子也可以作為漢朝度量衡的參照。那麼這麼算,關羽的九尺就是207厘米。
大家看到這個身高可能依然十分不解,畢竟兩米多真的很夸張,即便是武圣依舊不是很有信服力。
那麼我們可以對比一下《三國志》中對別的人物的身高描述,以此來分析關羽兩米多高的可信程度。
《三國志》中描述曹操大概是七尺,也就是161厘米,對于現代人來說著實有些矮了,但是他不是武將,運動的少,也能理解。
劉備七尺五寸,大概一米七五左右,《三國演義》中描述劉備和關羽站在一起,劉備常常要仰頭與其對話,那麼一個頭三十厘米高。
劉備和關羽的身高差也說得過去,再看其他武將,趙云張飛黃忠都是八尺有余,大概也是一米九的大高個。
其實也沒什麼不能理解的,畢竟這些武將每天打打殺殺,需要鍛煉,又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他們的武器比身高還長,分量有一個普通男子的重量,如果不高,不壯,怎麼能夠震懾住敵人?
根據三國群像身高分析,大概武將都是一米九往上,而一般文官賊在一米六到一米八之間,在戰亂中,能夠生存下來的人必定要足夠結實。
而我們看到的這些身高又都是史料記載,再加上均非凡人,所以大家也不必糾結關羽身高的真實性。
畢竟所有的數據都是根據史料和經驗推測,真實的關羽已經留在了千年前的三國,誰也無從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