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古代題材的影視劇中,我們經常看見富家子弟出門在外出手闊綽,動不動就從懷里掏出幾錠銀子,往桌上一放,銀光燦燦,閃著貴重的光澤,羨煞旁人。
其實不然,像白銀這樣的貴重金屬,在古代也不是隨處可見的,大部分普通百姓花的還是銅錢,直到明清時期白銀才作為主要貨幣進入市場,成為常見的流通物。
到了今天,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交易中更是鮮少看見銀子。那麼古代這麼多銀子,現在都去哪里了?其實,考古學家早已給出了相應的答案。
在討論銀子消失之前,首先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白銀是如何從金玉其外的「裝飾品」一步步變成商品流通中的「硬通貨」的。
根據《史記》的記錄,早在夏朝時期,金屬就已被分為三品,分別是黃、白、赤,分別對應著金子、白銀和銅。
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出土文物中,也能夠發現銀制的鏟形、餅形等形狀的貨幣,可見在上古時期,白銀已經被當做是一種貨幣形式。
但由于制作成本高且不易攜帶兌換,并沒有在民間廣泛流通。
到了秦代,為了整頓統一后的貨幣情況,將黃金和銅分級為上幣和下幣,而白銀則被規定只能用作裝飾品和餐具,禁止作為流通貨幣使用,白銀的貨幣化進程就此停擺了一段時間。
漢代時期,漢武帝為了實現大一統,在貨幣方面采取的措施是官方鑄造銅制的五銖錢,不過後來為了擴充財政收入。
元狩四年,漢武帝曾經嘗試過發行一種用銀子和錫合金為材料的「白金幣」,這被認為是最早獲得官方正式肯定的以白銀為原材料的貨幣。
但還是因為數額過大、不易兌換的原因,它最終也沒能流行太久。
白銀真正開始得到市場青睞是在唐朝末年,當時市面上的白銀交易量開始上漲。
到了宋代,隨著商品經濟發展,以及跟周邊國家外交所需要的納貢、軍費等開支逐漸增大,折成白銀進行交易會提高效率,這一點大大促進了白銀的貨幣化。
而白銀進一步躍升成為主要的流通貨幣、在民間廣泛使用,還是得到明朝時期。
洪武八年到宣德十年(1375-1435年)間,朝廷大量發行名為「大明寶鈔」的紙幣。
但這種寶鈔的發行數量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且不能和金銀進行兌換,大量紙幣像雪片一樣源源不斷地印制出來,很快就貶到一文不值。
百姓們為了生活和交易,紛紛放棄使用紙幣,開始轉向使用白銀這種相對更保值的足量金屬。
很快,使用白銀便成為了民間大勢所趨,面對這種局面,朝廷也對貨幣政策做出了相應調整:白銀成為本位貨幣,銅錢成為輔助貨幣。
至此,白銀最終走完了它的「上位」之路,穩居硬通貨幣之首。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時中國的白銀價格遠超國外,因此歐洲國家從中國購買瓷器、茶葉和絲綢需要支付高額費用,使得白銀大量流入中國。
清代延續了明代的貨幣政策,銀子繼續在市場流通,晚清更是有多達幾十種外國銀元在境內流通。總覽市場全局,可謂是一番欣欣向榮。
可惜好景并沒有一直延續下去,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的炮響,逼迫清政府打開國門直面虎視眈眈的列強。
在那個國運急轉直下的年代里,戰爭節節失利,昏庸的政府步步退讓。
割地的賠款從《南京條約》的兩千一百萬銀元增至《馬關條約》的二億兩白銀,甚至到了《辛丑條約》的9.8億兩。
白銀比水流得還快,活生生拖垮了清政府,更是讓人民背負了沉重的負擔。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
清政府試圖力挽狂瀾,頒布了「幣制則例」,想要挽救頹廢的財政和混亂的貨幣狀況,卻無濟于事,還未有起色,大清便氣數全盡,徹底滅亡了。
在時局的動蕩和經濟的崩潰之下,數額龐大的白銀就這樣隨著過去的屈辱歷史流到了國外。
但白銀消失的原因遠不止于此,我們知道,中國古代的喪葬制度是非常考究的,尤其是王公貴族去世之后,肯定是要按照一定的章程禮儀進行厚葬。
所謂厚葬,說白了,就是要把自己生前的珠寶首飾帶下去陪葬。而白銀在古代被鑄做藏品與首飾又是十分常見的。
根據考古學家研究發現,僅僅是慈禧太后一人的墓葬,裝修便花費了227萬兩白銀,而慈禧生前又是最為偏愛金銀器皿、瑪瑙玉石的。
據不完全估計,這些陪葬的財寶總價值要超過上億白銀。
當寶物在墓中被安置完畢以后,送葬的人發現棺木里面還留下了一些縫隙,為了填滿空余,又往里倒入了足足四升珍珠和2200多塊寶石和金銀珠寶,總價超過223萬白銀。
光慈禧太后的陵墓便如此華貴,滿清上上下下的帝王公卿的墓葬中共有多少財寶和白銀,就更是無法想象的天價數字了。
且由于民國混戰,慈禧等人墓葬被盜,其中價值連城的真金白銀也沒能得到完整的清點與保存,要麼被毀壞,要麼被孫殿英當做贓物賄賂到了國外和不知名的人手里。
時光流轉,轉眼到了新中國成立。國家經濟百廢待興,為了盡快恢復國民經濟,有限的金屬和各路資源也都優先用于工業發展,在很多地方都會進行白銀收繳,將大量銀子熔化。
而在今天,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們的日常貨幣流通中基本已經看不到銀的影子,但銀子真的已經退出歷史潮流了嗎?
實際上,在看不見的角落里,銀如今被應用于感光材料、電子電器的生產,惠及我們的日常生活,促進工業的進步發展。
而白銀的觀賞收藏價值也仍然存在,銀制的首飾餐具在國內外市場上至今也大受追捧。
回望銀子的前世今生,無論是作為裝飾物,作為貨幣市場的主力軍,還是最終成為了促進工業生產的必需品,它的價值和定位都在因時而變。
順應時代的同時又在間接引領著潮流,在社會歷史的發展中始終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