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中德兩國對秦始皇陵做核磁掃描,發現從未披露的秘密

小酱 2023/03/20 檢舉 我要評論

秦始皇陵從被發現的那一天起,就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考古學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今,秦始皇陵始終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它的內部埋藏了太多的秘密,等著我們一步步去探索和發掘。

皇陵初探

這座帝陵始建于秦王政元年,即公元前247年,歷經39年建設,于秦二世二年竣工,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宏大和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墓, 在我國所有的帝陵中,占據著獨一無二的地位。

從六十年代起,科學家們就對秦始皇陵進行了多次勘探和測繪,根據勘探的結果表明,單單這座帝陵的占地面積就接近8平方千米,其中陵墓近似方形,高達76米,東西長345米,南北寬350米,占地超過12萬平方公尺,在四周還有眾多的陪葬墓。

不過受限于當時國內的技術條件,所以對秦始皇陵的勘探工作并未深入,後來伴隨著技術的成熟,考古學家利用先進的技術,重新對帝陵進行了勘探。

核磁掃描,地宮現身

1996年時,中德兩國的專家們,利用先進的核磁設備,對整座帝陵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掃描,在核磁掃描的幫助下,許多此前從未發現的秘密,得以呈現在世人眼前,讓世人對這座神秘的帝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過核磁掃描,科學家發現,帝陵的地宮宮墻足足厚達4米,并且封閉完好,這就說明了秦始皇地宮在兩千多年的時間里, 從未遭到盜掘,也意味著內部的棺槨、陪葬品等保存完整。

在此前,坊間一直流傳著地宮內部有著大量的水銀,這些水銀不僅起到防腐防盜的作用,還代表著江河湖泊,

秦始皇的棺槨就在水銀構成的河流上漂泊,寓意著巡視各地。

核磁掃描的畫面顯示,這些水銀流經部分面積較大,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是給發掘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困難,如果無法合理處理大量的水銀而貿然打開地宮,只會得不償失。

另外科學家們通過掃描畫面還發現, 地宮的形狀呈現漏斗狀,四周有很多台階,逐漸通向中心,地宮的大小規模以及結構都清楚地展示在眼前。

地宮內墓室東西長約80米,南北寬約50米,高15米,占地面積超過4000平方公尺,這只是墓室的規模。如果以地宮宮墻的范圍衡量的話,東西長達150米,南北寬125米, 也就是說整個地宮的大小在20000平方公尺左右。

雖然地宮內存在大量水銀,導致考古學家無法打開地宮,一探帝陵真實面目,但是通過這次核磁掃描,專家們決定對編號為K9801的陪葬坑進行發掘。

秦始皇陵「軍備庫」

K9801號陪葬坑距離帝陵封土只有200米的距離,這個陪葬坑是迄今為止,發現的面積最大的陪葬坑,主體部分東西長130米,南北長100米,總面積達13000平方公尺。

在這片陪葬坑內, 專家們發現了大量的甲片,并且數量之多令人瞠目結舌,這個陪葬坑出土的鎧甲和甲片,數量超過了數萬片之多。顯然,K9801號陪葬坑是專門用來存放武器裝備、鎧甲之類的 「軍備庫」

最重要的是,此前發現的兵馬俑身上,均身穿鎧甲,這些出土的甲片和鎧甲,為我們研究秦朝軍隊士兵的作戰裝備提供了直接的實物資料。

從出土的情況來看,這些鎧甲每一件都制作精良,縫制緊密,由幾部分構成,有保護前胸的前甲、保護后背的后甲以及保護肩膀手臂的臂甲等。

不僅如此 ,K9801號坑還出土了不少裙甲,顧名思義就是保護腿部的鎧甲,構成裙甲的甲片同樣縫制緊密而不生硬,可以跟隨走路時的步伐隨意擺動,不會對士兵的行走造成阻礙。

用來縫制連接甲片的材料,全部是扁銅絲, 這說明在兩千多年前的秦代,我們的祖先們就有著高超的工藝水平。

據有關專家考證分析,石鎧甲的制作工藝中,結合了玉器加工工藝,每一片甲片都要經過粗胚、打磨、鉆孔、拋光等工序,最后再用扁銅絲連綴在一起,構成一件完整的石鎧甲。

專家們經過實驗發現,要想加工制作一件平均有600片甲片的石鎧甲,需要大約345-400天左右的時間, 也就是說制作一件鎧甲就需要一年的時間。

從這個角度來看,K9801號坑內的上千件石鎧甲,以及散落的甲片,至少需要上千位工匠同時工作一年多方可完成。

除了鎧甲外,陪葬坑內還發現了石質頭盔,頭盔通體長30厘米左右,更有的長度直達肩膀,不僅保護頭部,還將頸部和肩部也籠罩在內, 這說明當時軍隊的戰服設計就已十分完善先進。

頭盔、肩甲、前后甲、臂甲和裙甲構成了一套完整的作戰鎧甲,這樣的一套完整鎧甲,不僅外觀美,更注重了實戰需要。

考古專家根據鎧甲出土時的堆疊情況,分析出秦軍的管理十分嚴謹,不僅隊伍排列分明,物資也堆放整齊,層次井然有序,說明秦朝時的軍隊就已經注重到軍紀的重要性。

如此大量的鎧甲,配合眾多的兵俑,這完全就是一個地下軍隊, 可想而知秦始皇的雄心壯志,即便是逝去,也要讓軍隊護衛左右,為他征戰四方。

這次中德兩國科學家聯合使用核磁掃描,使得眾多秦始皇陵的秘密被發現,然而秦始皇陵的規模之大,超乎我們的想象,這次掃描也并未將全部的謎團揭開,帝陵中依舊有著不少未知的地方尚未被發現。

三探皇陵,定全貌

六年之后的2002年,我國科學家和考古學家,利用當時最先進的高科技手段,再次對帝陵進行了勘探,這一次勘探進一步挖掘了帝陵的未知秘密。

這一次專家利用高科技,確定了整個秦始皇陵園區的大小,包括帝陵、各個陪葬坑和陪葬墓在內, 整個陵園的面積約為56平方千米,相當于78個故宮的面積。

而我們熟知的兵馬俑,只不過是陵園區內部的一個專門存放兵俑的兵俑坑而已,相比于整個陵園不過冰山一角,可以想象在那些未被發現的地方,究竟埋藏著多少未知的神秘。

這次勘探,科學家在上次核磁掃描的基礎上,對墓內的水銀進行了深入的量化探測,根據探測的結果表明,水銀在封土堆的東南部有著異常反應,而在西北部反應較小。

隨后科學家根據探測水銀反應的大小和范圍,制作了水銀的分布圖,科學家們發現那些水銀反應強烈的地方,構成的與山川相似的圖案, 這就意味著秦始皇墓中有著水銀構成的山川河流并不是無稽之談。

但是緊接著科學家就發現了一個無法解釋的問題,就是根據探測反應的結果,說明墓內的水銀之多超乎想象,甚至可能達到了數十噸,而在秦朝的生產條件下,若想生產出數十噸的水銀,沒有上百年的時間,是無法完成的。

但是秦始皇陵從動工到竣工,只有39年的時間,按照科學家的推算,在這期間只能生產出所需水銀的百分之十而已,那麼這麼多的水銀究竟是從何而來?

另外,科學家們發現,秦始皇陵的封土是建立在九層夯土之上的,若從高空俯瞰,可以明顯 發現封土堆是一個方形的四棱錐模樣,和金字塔的形狀相仿。

這九層夯土的高度究竟有多高,至今沒有一個定論,另外關于帝陵的地宮深度究竟幾何,也尚未確定。

根據史料記載, 地宮的深度非常深,以至于古人用「已深已極」的字樣來形容,說明工人們挖掘地宮時,已經深入到挖不動的程度,這足以說明此前勘探的地宮的位置和深度,可能存在錯誤。

在幾次利用高科技進行的勘探中,每一次均能有新的發現,比如地宮還設有一道「防水大壩」 ,這座大壩其實是一堵高墻,底部由厚達17米的防水性強的青膏泥夯成,上部則是由84米寬的黃土夯成,構成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大壩。

秦始皇陵園的地勢東南高而西北低,落差達85米,這座「大壩」的存在,正好可以擋住地下水由高向低滲透,能夠保護墓室不受水侵,不得不說秦人的智慧之高,因為修建于本世紀初期的北京國家大劇院,就是按照這樣的方法來抵御水浸的。

時至今日,距離秦始皇陵被發現已經過去了六十余年, 但是我們對它的了解,卻遠遠沒有達到可以完全發掘、打開地宮的程度,部分原因是現有的技術條件不足以滿足需求,還有一些原因便是秦始皇陵還有太多的未知和神秘,如果我們貿然進行發掘,那必定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當年發掘萬歷皇帝的定陵,造成的損失和留下的教訓依然歷歷在目,故此很早便制定了政策,不會主動發掘帝王陵墓,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相信在未來,即使不發掘地宮,我們也能夠揭開秦始皇陵的神秘與未知。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