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唐朝的開放程度是有目共睹的,特別是在鼎盛時期的長安城里,那簡直就是商賈云集,人流如潮,各色人種齊聚一堂,共享太平盛世。
在這些不同膚色的人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些達官貴人的身后,跟著膚色黝黑的奴仆。一眼就能辨認出這些奴仆非中原人士,他們就是史書中記載的「崑崙奴」。
(壁畫中的崑崙奴)
擁有崑崙奴成為了當時的時尚,如果權勢顯赫之人家中沒有幾個崑崙奴,那是很駁面子的事情。
當時的長安城里流行著一句話:「崑崙奴,新羅婢。」意思就是說,奴仆要用崑崙的,婢女要用新羅的。新羅也就是指唐時朝鮮境內的一個小國家,「新羅婢」就是指來自朝鮮的婢女。新羅婢心靈手巧,勤快懂事,大方識禮,深受主人喜愛。
那麼,為什麼「崑崙奴」也那麼受唐朝人喜歡呢?他們究竟來自哪里?
一、崑崙奴是哪里人?
一提到崑崙奴,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來自崑崙山。其實不是,在唐朝,「崑崙」一詞除了指地名之外,還泛指黑色的物體。所以,崑崙奴泛指黑色的奴仆。
我國歷史上的崑崙奴,大都來自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屬于尼格里托人,俗稱「矮黑人」。其皮膚黝黑程度遠勝中原人。當然,還有一部分崑崙奴來自非洲。這些奴仆都是從當時活躍的奴隸市場買來的,也有一部分崑崙奴是被外國使團進貢而來,或者他們原本是外國人的奴仆,來到中原后就留下來了。
(壁畫上的矮黑人)
二、崑崙奴有什麼特點?
崑崙奴一般身材不高,「皆卷發黑身」,身體強壯。上身赤裸,只在肩上斜耷拉著一條帛帶,下身穿短褲或橫扎圍布,赤腳。
崑崙奴大都擁有一副強健身板,力大如牛,吃苦耐勞,性情溫順,任勞任怨,臟活累活全然不懼,而且對主人忠心耿耿,死心塌地。
三、崑崙奴忠心護主的故事。
話說唐朝時期有一個兵部官員名叫崔玉,家里養了一個崑崙奴磨勒,跟了崔玉有些年頭了,將崔玉視作再生父母,極為忠心。
有一天,汾陽王郭子儀請崔玉前去喝酒,席間,郭子儀為了顯擺,叫出了自己年輕美貌的妻子紅綃陪酒。但崔玉不勝酒力,兩杯下肚后就喝不下去了。郭子儀為了助興,專門請紅綃向崔玉敬酒,非得讓崔玉將酒喝下去不可。
可是這個崔玉在喝酒時居然和紅綃對上眼了,雙方一見傾心,互生愛慕。
(崔玉和紅綃)
在離開汾陽王府的時候,紅綃特地送大家出來,崔玉為了多看紅綃一眼,特意留在了最后離開。
當崔玉正欲離去時,紅綃叫住了他,伸出了三個手指,然后將五指攤開,沖著崔玉翻了三次手掌,指了指自己胸前的小圓鏡。
崔玉回到家后,苦思冥想不得其解,以致茶飯不思,日漸消瘦。崑崙奴磨勒心疼主人,關切的詢問崔玉心中有何焦慮。崔玉想,這磨勒也跟了我多年了,不妨給他說說。
于是崔玉就一五一十地將前往郭子儀府中喝酒,遇到紅綃的事告訴了磨勒。磨勒撫掌大笑,說:「主人,其實這是紅綃姑娘在約你呢。」崔玉問到:「何以見得?」磨勒說:「三個指頭,表示紅綃姑娘住在第三個院子,手掌翻三下并指向小圓鏡,是表示15日那天,在月圓之夜與你相會。」
崔玉大喜,原來如此。但隨即一籌莫展,說:「汾陽王府深宅大院,我如何進去呢?」磨勒回答說:「這個主人就不必擔心了,我自有辦法。」
到了約定時間,磨勒讓崔玉伏在他的背上,施展輕功,翻墻越屋,健步如飛,不一會兒就到了紅綃的院子,放下崔玉后說:「主人,你盡管和紅綃姑娘約會,我在院門口替你放哨。」
等到崔玉和紅綃約會完畢后,磨勒又將崔玉背在背上,原路返回。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段時間,崔玉和紅綃就更加離不開了。崔玉干脆叫磨勒將紅綃背回自己府中,既免去路途辛苦,又不用擔驚受怕,還可以一勞永逸。
(郭子儀)
第二天,郭子儀就發現紅綃不見了,著人滿城尋找無果。一段時間后,汾陽王府的人就忘了此事了。
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這事最終還是被郭子儀知道了。不過,郭子儀不愧為將軍,心胸開闊,成全了崔玉和紅綃,但提出必須將本領高強的磨勒送他使用。
可是這個磨勒偏偏是個死心眼,死活不答應跟隨郭子儀。無奈之下,郭子儀只得下令抓捕。眾人將磨勒團團圍住,箭如雨下,磨勒掏出隨身攜帶的匕首,隔檔射過來的箭矢,「飛出高垣,瞥若翅翎,疾同鷹隼,攢矢如雨,莫能中之。頃刻之間,不知所向」。
崔玉后來和紅綃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但磨勒從此消失,再沒現身。
當然了,這只是一個故事。不過,由此也足見崑崙奴的能干,以及對主人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