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里的冶金術、戰國時期的水晶杯或是被懷疑是現代穿越的王莽所制的游標卡尺等等,都把西方引以為傲的發明和技術提前了幾百甚至上千年。
就連埃及「木乃伊」這塊遺體保存領域的天花板,也被我國一位美麗的女性給打破了,她到底是何方神圣,又有何等的能耐呢?
1951年,新中國成立不久,我國考古隊在長沙東郊發現了兩座相連的土堆,形狀勝似馬鞍,經過勘探初步判定為漢代的墓葬。
專家們進一步查閱了當地的史料,發現墓葬的主人很有可能是五代十國時期的楚王馬殷,馬王堆因此得名。
但是,由于當時國家的重心還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并沒有什麼閑暇在考古發掘上,留下了保護性的標志便無人問津了。
一晃就是20年過去了,要不是一場意外的軍事行動,恐怕至今都不知道馬王堆下埋得到底是什麼人。
1969年3月2日,中蘇爆發珍寶島沖突,為了應對隨時可能爆發的戰爭,全國各地都在「深挖洞」,一直持續了好些年。
在此條件下到了1971年底,解放軍366醫院打算在馬王堆土丘的掩護下,建立一個地下醫院。
施工的過程可謂是曲折離奇。一開始十分的順利,土質松軟挖著不費力氣,一直向土丘內延伸了十多米。
可是挖著挖著鋤頭就拉不動了,仿佛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拉扯著一樣。戰士們用礦燈仔細觀察后發現,原來是土質的問題。
相較開始時那松軟的土質,眼前的簡直就是青灰色的面團,鋤頭打進去容易拔出來難,十分影響施工,于是工人們便把情況上報給了領導。
聞訊而來的領導示意先用鋼釬鑿,看看這土有多深。
可是折騰了好一會兒也沒探到個頭,戰士們正欲取出鋼釬休息片刻,一股刺鼻的氣味卻隨著拔出的鋼釬撲面而來,熏得戰士們一陣咳嗽,直呼這青泥真邪乎,還會放屁,怎料更邪乎的事還在后頭。
為了掩蓋這刺鼻的氣味,一名戰士靠著洞墻劃著了一根火柴打算點煙。
突然「砰」的一聲,一道火光直接把火柴崩滅了,然后從剛才的氣口處飄起了一團湛藍的火焰,嚇得戰士們連忙跑了出去,以為是看見「鬼火」了呢。
領導見戰士們驚魂未定,繼續干活肯定是沒戲了,只能先把事情搞清楚再說,于是就向湖南軍區報告了此事,希望找考古專家來研究下,畢竟地下的事情還得是專業的人懂。
這個消息傳到了當時在湖南省博物館工作的侯良先生耳中,讓他異常的興奮。這哪是什麼鬼火啊,這是遇到了湖南土話里說的火坑墓了,盜墓賊肯定還沒光顧過。
于是侯先生帶著從醫院借來的空氧氣袋來到了現場,打算采集下氣體樣本用于研究。
只可惜還是晚了一步,從氣體噴出到侯先生趕來,已經過了足足三天了,期間還有其他氣孔被陸續鑿出,洞內出來的已經分不清是未盡的氣體還是其他洞進去的空氣,失去了研究價值,這也成了馬王堆漢墓發掘的一個重大遺憾。
值得慶幸的是,專家們一眼就看出了那難挖的青泥是漢代墓葬密封用的青膏泥,侯先生對于火坑墓的判斷無疑是正確的。
這回地下醫院是徹底造不成了,專家們直接向國務院提交了發掘申請,并很快得到了回復。
因修建地下工事導致古墓密封環境遭到破壞,國務院批準了專家們的請求,對馬王堆漢墓進行搶救性發掘,確保墓中文物安全。
就這樣,墓主人神秘的面紗馬上就要被揭開了,到底是不是楚王馬殷呢,專家們摩拳擦掌期待著結果。
既然不挖地下醫院了,那就沒必要費人工在那拼命了,推土機很快就把小土丘夷為了平地,20米乘17米的墓口也隨即露了出來。
為了不破壞隨時可能被發現的文物,剛歇沒幾天的工人們又被叫回來代替機器工作了。
古墓的發掘就像過山車一樣,時刻攪動著專家們的心弦,他們最擔心的事就是挖著挖著發現一個洞,一個成人可以通過的洞。
沒錯,就是盜洞,盜墓賊造訪過的鐵證。然而這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一個漆黑深邃的盜洞赫然出現在專家們眼前,難道挖了這麼多天就要竹籃打水一場空了麼。
所幸的是,盜洞延續了17米就戛然而止了,顯然盜墓賊是放棄了繼續深挖。而專家們此時樂開了花,原本沮喪的情緒又恢復到了剛開始的樣子,繼續努力發掘,然后就遇到了之前挖地下醫院時同樣的問題。
大片的青膏泥減緩了考古隊下挖的速度,不過他們知道,勝利的果實馬上就要成熟了,青膏泥下墓主人的真容即將揭曉,工人們賣力氣地挖著……挖著……挖著……
忽然一名工人報告說,青膏泥下面挖到了木炭,而且深不見底,專家們只得叫來了卡車運走這些幾千年前的木炭。
看來墓主人還沒做好重新面世的準備,幾輛卡車來回拉了5000多公斤的木炭才算清理干凈。
木炭層下是一張巨大的竹席,阻隔著木炭所帶來的污漬。
揭開竹席隨之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呈「囬」(同「回」)字形的槨室。體積之巨大,讓在場入行已久的老工人都為之驚嘆,因為他們從未見過保存如此之好且這般巨大的槨室。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邊長4米,高1.5米的龐然大物要如何抬回去研究呢。
整體搬運哪怕到了今時今日都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何況是70年代的中國。沒有辦法,只能當場進行拆解,然后回去組裝了。
槨板被一塊塊有序地拆開并貼上了序號,在此期間專家和工人們的驚呼聲此起彼伏。
「囬」字四面的隔斷稱作邊廂,里面裝滿了各式各樣的陪葬品,足見墓主人生前的生活是多麼的奢華,想把活著時所用的東西帶到死后的世界繼續享福。
說起這槨板也是個寶貝,最重的少說也要一千多斤,環環相扣用榫卯結構緊密結合著,著實費了大家一番功夫才把它成功解體,其中的文物也都被小心翼翼地取了出來。最令人驚奇的就是這些老物件的成色了。
一個個的看上去就像是剛剛放下去的一樣,尤其是漆器,顏色分明,水潤光澤,你說是剛刷的漆都有人信。
也因此工人們搬運這些漆器時格外的小心,生怕磕著碰著掉了塊漆,那樣的話專家們不得心疼死啊。
正當一名工人要從邊廂中取出一件圓形的漆器時,一下子竟然沒能端起來,難道里面還裝著東西?
果不其然,打開蓋子里面竟然盛放著一盆兩千多年前的藕湯,雖然顏色沒那麼讓人有食欲,但是藕片的結構還是清晰可見的,兩千年還能保持著這個形態簡直令人不可思議,專家們趕忙拿起相機拍照記錄,可是興奮的心情并沒有維持多久。
頭一眼看上去好幾十片的藕,轉眼再一瞧少了一半,後來帶回博物館里連渣都不剩了,余下的只是一鍋渾濁的污水和一張能證明它原來是藕的照片。
等到邊廂的陪葬品都清理完了,剩下的就只有處在中心位置的墓主人的棺材了。
這是一口純黑色的素棺,體積很大,足以裝得下一個彪形大漢。難道墓主人不是楚王而是什麼將軍之類的練家子?
帶著疑問,工人們打開了黑棺的蓋子,可是并沒有得到問題的答案。
原來黑色的只是外棺,里面還有一個精致的黑底金紋內棺,上面畫著各種奇珍異獸甚是華麗,這就有點帝王的樣子了,秦漢時期的龍袍就是黑色金紋的,看來馬王堆里躺著的真是馬王了。
正當專家們打開內棺的蓋子,想要一睹馬王尊容時,卻發現內棺里還有個內棺,一個可以說是富麗堂皇的內棺,紅色的底子上用黃、綠、褐等顏色描繪著各種瑞獸,若上一層黑底金紋代表的是莊嚴霸氣的話,那這一層的寓意顯然就是祥瑞了。
這都第三層了,墓主人的體型猜想也跟著瘦了三圈,大家都想著里面不會再有一層了吧,那不成了俄羅斯套娃了,一層一層沒完沒了。
結果就是,的確還有一層。而且是一個在花紋設計上,拿到現代來看都算是時髦的內棺。底色和最外層一樣,是黑色的,外面用錦帛包裹著,看上去就像某國際奢侈品品牌的產品。著實讓人感嘆墓主人的講究。
不過此刻專家們也沒那個耐心慢慢欣賞了,繼續開套娃吧。
繼續打開第四層內棺,這回終于沒有第五層了,但還是看不見墓主人的樣子。第四層里裝著的簡直就是一個特大號的粽子,絲質的棉被用數條絲帶扎著,把墓主人裹得嚴嚴實實的。
在場的工作人員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因為那絲綢被的顏色和紋路簡直就像新的一樣,甚至比當時的絲綢工藝還要高超,無處不透露著一股高級感。
眾人感嘆完畢,正欲揭開被子時,出人意料的情況發生了。
看似嶄新的絲綢被,其實已經腐朽不堪,徒留光鮮亮麗的外表而已,工作人員的手剛抓住被子就感覺像是捏了塊豆腐似的毫無實感,抓住了又好像沒抓住,被子上卻已然多了一個缺口。
這下沒辦法了,只好抬回去再慢慢想辦法揭被子了。墓主人的身份仍舊無法確認,專家們只好兵分兩路,一路從陪葬品上下手尋找能確認墓主人身份的線索,而另一路當然是想辦法跟墓主人「面對面」的溝通一下。
經過短暫的商議,專家們決定把絲綢被分割成數個小塊,這樣既能保留成塊的花紋用于研究,又能讓墓主人盡快地出來跟他們見面。
想好了那就馬上動手,被子被一塊塊地取了下來,可下面又有新的情況出現了。
一層層不同季節的衣物被整齊地覆蓋在墓主人的身上,有絲綢的、麻織品的等等,最后統計下來足足有20層。
專家們只好耐下心來一層層小心翼翼地取下來,這過程可謂是相當的煎熬,不僅費時,還相當費鼻子,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一股難以言喻的惡臭從棺中傳了出來。
等等,這不合理啊,都兩千多年了,難道還有什麼沒徹底腐爛麼?專家們被這一現象整懵了,因為這是從來沒發生過的事情,別說千年,哪怕是十年,尸體也都化為白骨了。
想到這里,專家們哪還顧得了惡臭的精神攻擊,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這奇跡般的墓主人。
終于在一層麻織品衣服下,專家的手有了一種似曾相識的觸感。那是冰冷的皮膚,還是有彈性的。揭開最后的衣物,墓主人終于跟大家見上面了,只是專家們變得更疑惑了。
奇跡,真是奇跡,頭髮沒爛,眼睫毛都沒爛,小麥色的皮膚還很有彈性,部分關節也能動。這真的是兩千多年前的尸體嗎?新下葬一周的尸體都要比她爛的厲害吧。還有,為什麼是「她」,她竟然是個女的,那就不可能是馬王了吧,她到底是誰,專家們的腦袋上充滿了問號。
到這里,對于她來說,考古專家們的工作只能告一段落了。接下來做了防腐處理后,她被送到了湖南省醫學院做進一步的檢查,爭取找到她的死因和其他有價值的線索。
值得慶幸的是,不久后另一組專家們便在陪葬品中找到了她的身份。
一枚印章上刻著「妾辛追」三個字,那她的命字應該就叫辛追了(另一種說法認為不叫「辛追」,兩字組合是「避」,應該叫「避妾」,但目前主流仍是「辛追」)。
而一些陪葬品上還找到了「轪侯家丞」,「轪侯家」的標識,結合妾這個身份,就說明她生前應該就是這個轪侯的妻子。
轪侯是誰,據史料記載,轪侯是西漢初期的爵位,被封此爵的是長沙國的丞相「利蒼」。
而且後來在馬王堆的另一個土丘下就發現了利倉墓,墓中還找到了「長沙丞相」、「轪侯之印」和「利蒼」三枚印章,印證了史書對爵位和職務的記載。
所以說,馬王堆下埋的并不是馬王。算上後來辛追墓旁被找到的,早在唐代就已被盜的,疑似利蒼之子的墓穴,馬王堆儼然就是丞相利蒼的家族墓地。
辛追夫人怎麼也想不到兩千年后竟然能體驗一下現代醫學。經過一系列的儀器檢測,醫生們從她身上發現了多種疾病,有心血管方面的、膽結石、腰椎病、骨折等等。但是這些并不足以確定她的死因。
要想找到辛追夫人離世的秘密,以及今后能更妥善的保存她的遺體,國務院批準了對遺體的解剖,將內臟取出單獨保存更有利于遺體的防腐。
收到國務院的消息后,辛追夫人的解剖室里聚集了幾乎所有科室的專家。他們都想見識一下這位兩千多年前的病人與現在的病人有什麼區別,唯獨只有一個科室的專家沒有參與。那就是兒科,畢竟辛追夫人離世時已經50歲了,在那個時代已經算是很大年紀了,絕對稱不上還是一個寶寶了。
主刀醫生彭隆祥教授當時還很年輕,他對這次跨越千年的解剖至今記憶猶新。
彭教授回憶,當時根據辛追夫人的皮膚判斷,她應該是猝死的,沒有長期被病痛折磨。而具體的死因在各科專家的通力協作下也逐漸浮出水面。
首先專家們就懷疑會不會是腦梗導致的猝死,結果從她腦中并麼有發現任何病變,這個方向就率先被排除了。
會不會是自縊而亡呢?頸骨的完好就把這個選項也排除了。
正當眾人還在激烈的爭論時,在辛追夫人的十二指腸口,一塊小拇指般大小的結石給他們指明了方向。
這麼大塊石頭堵著那該多疼啊,該不會是被活活疼死的吧。心血管科的專家也發現了辛追的心臟狀況不太好,有很嚴重的冠心病,7成的主動脈都堵塞了,應該是經不起劇痛折騰的。
為了印證這個猜想,專家們繼續在辛追的體內尋找著有利的證據。突然,消化科的專家發現了端倪,在辛追的食管和胃里有著大量的甜瓜子。
如果只是胃里有,那也只能說明死前吃過甜瓜,但是連食管里都有甜瓜子,那就說明了辛追死的時候正好在吃甜瓜。
專家在辛追體內一共找到了138粒甜瓜子,那是得多愛吃甜瓜啊。這玩意兒吃多了膽囊收縮就把石頭推進了十二指腸,結果個頭太大出不去又回不來就卡那了,最終猝死在自己奢靡的日常生活中。
辛追夫人墓的考古工作皆已經塵埃落定,那麼墓中最有價值的寶貝是什麼呢?是保存完好的各類漆器嗎?還是薄如蟬翼的素紗襌衣(總重48克)?又或是覆蓋在最外層黑色素棺上的巨型帛畫(2米長)?
這些都算得上中國考古史上無可替代的瑰寶,充分體現了中國西漢時期發達的技術水平和高超的藝術造詣。
但是,盡管這些都是無價之寶,卻并非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放在帝王級別的隨葬品一起也就沒那麼特別了。
墓中最珍貴的自然是那沉睡了2000多年的「東方睡美人」辛追夫人本尊了。她不僅為現代醫學追溯疾病的發展史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更向世界展示了我華夏民族對遺體保存的技術遠超世界水平,詮釋了「不一定要風干才能做到長久保存」。
她是華夏民族乃至全世界的瑰寶,白頭鷹和小喲西都爭相想要得到她,哪怕是半根頭髮絲兒,哪怕是墓坑中的一塊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