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武皇年間,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深感末世將至,便寫好遺囑,將皇位傳于兒子李顯。而后,在一個靜謐的夜晚,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李顯按照母親的囑托,將其和父親唐高宗李治合葬一處,埋到提前選擇好的風水寶地——今陜西省咸陽市乾縣的北部,并將其命名為乾陵。
自此,乾陵成為中國歷史唯一的兩個皇帝合葬墓。
為避免他人的覬覦,皇帝在入土為安后,知曉陵墓位置的人都會神秘地失蹤。
武則天則偏偏反其道,她的墓穴所在地,世人皆知。
有大臣勸諫她,為避免去世后墳墓遭人偷盜,最好效仿秦始皇,對世人永遠保密具體的位置。武則天嘴角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她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自信沒有人能夠找到墓道口的具體位置。
何以武則天能有這樣自信的呢?原來乾陵的所在的地方,乃是一處渾圓且沒有任何 裂縫的山體,武則天只需要命打通一條渠道,運送陪葬品和尸體,待萬事俱備后,即可封閉。
唐代典籍有著明確的記載:乾陵嚴闕,門以石閉塞,以鐵汁澆縫。
武則天和歷代帝王都有著類似的幻想,唐朝在自己治理下達到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頂峰,她相信唐朝定然可千秋萬世傳承下去。
卻不知天地之間自有興衰的規律,即使睿智如武則天,也不過是茫茫時空里的一只螻蟻。
唐僖宗年間,黃巢起義席卷大半個大唐王朝,唐朝統治岌岌可危,各路諸侯并起,紛紛與之抗衡。
黃巢南征北戰,盡顯梟雄的風范。然而,就在這光鮮亮麗的背后,他也有著不為人知的困頓。隨著部隊人數的增加,糧草的需求迅速地飆升,沿路所收的糧草根本不足以滿足士卒們日常的開支。
就在他一籌莫展之際,手下人建議開挖乾陵,以陵墓的巨額財富來做為部隊的支出。
恰巧部隊就在咸陽附近,便帶領著百萬雄獅來到了乾陵。
矗立在黃巢眼前的是一座巍峨的山巒,山巒上的樹木郁郁蔥蔥。經過工匠的勘察,發現此地巖石堅硬,不宜挖掘,且當地村民也提醒黃巢,山中有神靈,妄動帝陵會招致怨怒。
黃巢生性狂傲,當年入長安城考試,科舉未中,懷著無比悲憤的心情寫下了「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那時候的他在內心告訴自己,必須推翻這個腐爛到根部的王朝。
此時,成功就在眼前,為了走向成功,解蒼生于倒懸之中,他敢于冒犯一切不敢冒犯的事物。據聞當年曹孟德為籌集軍費,專門設置了摸金校尉,自己又何懼什麼魑魅魍魎。
百萬大軍開始了挖掘工作,黃巢以為自己定然可以成功。
結果卻令所有人感到失望,數百萬竟然沒有發現墓穴的入口。黃巢不信,以為是方向發生了錯誤,命令部隊換個方向繼續挖掘。
結果如出一轍,依舊是以失敗而告終。
戰事緊迫,長安城就在目前,各路勤王的諸侯也正在路上。他不能在此耽誤太多的時間,無奈,只能放棄了挖掘,轉而走向了長安城。
或許是挖掘皇陵激發了士卒們對財富的狂熱,黃巢的軍隊發瘋似地搶奪財物,以至于詩人韋莊在目睹這一場景后,悲痛地寫道:天街踏盡公卿骨,內庫燒為錦繡堆。
而乾陵里休息的唐高宗李治,還有女皇武則天,看不到唐朝日薄西山的一幕。若是他們地下有靈,眼見著繁華的都市長安城變成如此模樣,不知會不會甘愿獻出墓穴中財物?
這僅僅是一個假設,無法成為歷史的事實。
也是因為這個事件,乾陵附近的村莊又流傳起另外一個傳說,乾陵有山神護佑,挖不得,黃巢本來有帝王氣象,就是因為觸犯了山神,致使玉帝褫奪其了帝王的桂冠。
黃巢起義最后確實以失敗告終,與故事的結局不謀而合。到底是故事先于結局?還結局先于故事,今日已不得而知,但故事本身的存在,對盜墓賊就是一種無形的威脅。
因此,黃巢之后許多年,乾陵附近幾乎沒有盜墓賊的出現。
但是巨大的財富畢竟誘人,世間還真有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為了財物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韙。
這個人就是五代的溫韜,溫韜在此前已經挖掘了唐朝十七座皇陵,從陵墓中獲得了數不盡的財富,最后他將目光定向乾陵。
這是一座從未被人盜過的墓穴,墓中的奇珍異寶定然多如牛毛。
他帶領著數十萬人來到了乾陵的附近,由于來的時候天色已晚,他們并沒有馬上動工。可就在當天晚上,戰士們遇到一件詭異的事情。
每當他們即將入睡時,總能聽到女人啼哭的聲音,這聲音忽遠忽近,還夾帶著一些含糊不清的呼喚。
而當戰士們睜開眼睛之后,聲音又奇怪地消失了。起初,他們以為是自己的幻聽,直到後來,他們發現同伴全都聽到了聲音,不約而同地從賬篷中走出。
夜風微冷,深山中時有烏鴉啼鳴,使得夜色更顯凄慘氛圍。溫韜也聽到了聲音,不過,他并不在乎,而是勒令戰士們盡快休息,以保證體力的充沛。
戰士們不得不回到賬篷之中,只是他們睡得極不安穩,耳旁總是傳來怪異的啼哭聲。
次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耀到大地時,戰士們已經吃完早餐,準備開始挖掘工作。村中老人特意來告誡溫韜,讓他不要輕舉妄動,被溫韜亂棍打死。
接下來發生了更為奇怪的事情,當戰士們開始動工之后,忽然之間,天色大變,狂風席卷著烏云從遠方如浪潮般洶涌而來,之后便是如長蛇般的閃電。
閃電過后,就是傾盆大雨。可是方才明明是晴天,怎麼突然之間會變了天色?
日常生活中倒是出現過這種情況,大家都沒有在意,而是返回賬篷,等待著風停雨止。
返回賬篷沒多久,艷陽天再次出現,溫韜命令將士們再次出動。
可是就在他們馬上就要動工時,狂風暴雨緊隨而至,烏云遮蔽了整個天幕,人間宛若煉獄一般,有幾道閃電甚至擊中了地上的樹木,數百名戰士不幸去世。
古人向來迷信,昨日的啼哭聲,今日老人的警告,再加上今日的奇怪景象,由不得他們不相信。他們再也不敢動手,紛紛逃進了賬篷之中。
溫韜以為不過是一種奇怪的天象,即使他們動怒又如何?也不敢把自己如何?他告訴將士們,誰愿意與自己進入墳墓,愿與他們共享墓中財富。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倒還真有數萬人愿意與之共進退。
第二天,他們整裝待發,本以為這次會無比的順利,結果昨日的景象再次重現,甚至比昨天還要眼中,天幕上的烏云似乎距離自己非常低,如同一塊烏黑的生鐵,似乎要快要墜落似的。
溫韜不信邪,直到連續數十日都是如此,他才不得不罷手,不敢再進行挖掘。
有了溫韜的經歷加持,乾陵的安全系數又提升了不少。
從五代到清朝年間,再也沒有人敢提議挖掘乾陵。直到民國時期,一位軍閥首領的出現,這位軍閥首領的名字喚做孫連仲。
他認為古人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沒有強大的技術做為支持。如今,炸藥技術已經在全世界推廣,任是再堅硬的石頭,也逃過炸藥的威力。
他帶上足夠噸數的炸藥,帶上數萬軍隊,浩浩蕩蕩奔赴乾陵。
由于不知道具體的位置,他便在山體的東西南北中皆買上了炸藥,接下來便是一頓狂轟濫炸,他相信一場轟炸之后,陵墓的入口會自動出現。
硝煙過后,數萬軍隊在山間尋找入口,結果卻是毫無收獲,只看見滿目的瘡痍。
孫連仲不信邪,繼續埋下炸藥,下一輪的轟炸很快拉上帷幕。而乾陵處了更添出瘡痍外,其余毫無收獲。
有人還是提出質疑,難道武則天學習的是曹操,這個地方不過是疑冢,目的是混淆世人的視聽,這個地方根本就沒有陵墓。
畢竟,如此狂轟濫炸都無法尋找出口,這一種解釋似乎非常合理。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七傍晚,另外一件事情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假設。
那一年國家要修建公路,以方便山中居民的生活。沿路的障礙山體頗多,為了破除障礙,一位名叫賀社社的年輕人負責轟炸。
那天,與往日并無多大差別,紅色的日輪在地平線上搖搖欲墜。他如往常一般點燃炸藥的引信,引信發出「呲呲」的聲音。
他并不知道這個聲音過后,一個尋找了千年的出口將會出現。
待煙霧散去后,他來到碎石處,發現這個地方的石塊與他處不同。天然的石頭與人工的石頭之間有著極大的不同。
明顯這次的石頭有人工斧鑿的痕跡,而且石頭上還有一些自己不認識的漢字。
當時,他知道這個地方或許有古墓,并不知道就是乾陵的入口。
這個消息很快被傳到了陜西文物局,文物局立即成立了乾陵挖掘委員會。毋庸置疑,這次發掘定然會震驚全世界。
世人誰不想看看,中國唯一女皇帝的墓到底是什麼模樣?
可是等專家組來到乾陵后,他們并沒有展開挖掘工作,而是展開了一場探討,即是否應該現在挖掘?
當時,新中國的各項技術均處于落后階段,一旦保護不周,就會致使文物損壞,最后,他們一致同意保持原樣,且建議國家專門派軍隊前來保護陵墓。
也正是因為這個建議,至今,世人仍舊對陵墓內部充滿向往。
既然如此,乾陵是否值得人們一去呢?當然值得。
乾陵的外部也有眾多值得觀賞的地方,比如炸藥炸出的石條,一根石頭據估能達到2噸,而且石條之間用鐵汁澆筑得極為嚴密。
還有黃巢當時挖掘的溝渠,如今成了當地的一處風景,被景區的工作人員命名為黃巢溝,經過時間的沖刷,黃巢溝的表面,如雞蛋一般光滑。
最吸引的人的兩處則是無頭石像與無字碑。無字碑矗立在南北軸線的道旁,與之相對的是武則天親自為丈夫李治書寫的《述圣石碑》。
至今令人不解的是,為何無字碑上不著一字,關于這個的解釋層出不窮。
有人說武則天本想親自寫一篇文章,記述自己的生平,可是還沒有動筆就駕鶴西去;
有人說武則天做為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她不知如何憑借自己的是非功過,便立下一塊無字碑,意思是自己的是非功過留給后人去評價。
至于理由到底是什麼?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無字碑除卻碑面上無字外,還有另外一項奇特之處,即整塊石頭渾然一體,如此噸位的石頭不知前人是如何移到此處?
有人說可能就是山間的一塊凸石,匠人便直接在石頭上開始鐫刻。若是山間凸石,難道能與道路另一邊的石碑左右對稱嗎?
由此,可見古人技藝的高超。
經過無字碑,再往前走,就會發現一群奇怪的雕像,雕像全部沒有頭顱,只有身體矗立在道路旁邊。
有人說從乾陵建立之初,雕像本就沒有頭顱,目的是嚇唬盜墓賊,告誡他們若敢觸犯帝尊,必將和這些無頭雕像一樣。
還有人說,起初雕像皆有頭顱,只因某年某月某日,此地來了一個外國人,此人見自己的祖先的雕像屹立期間,他認為替人守陵墓對后人不好,就想著毀壞雕像。
可當地有專人保護,他又不能貿然出動。于是,便自導自演了一幕戲劇,他晚間裝神弄鬼,以嚇唬當地村民,而后告知村民,全是雕像在作祟。
此地本來就發生了諸多怪異的事情,村民相信了他的話,拿著斧頭砍去了雕像的頭顱。
以上兩種說法,到底那個正確?已經不可考證。而這些恰恰是乾陵吸引人的地方——神秘而又玄妙。
試想,陵墓外的文物都如此令人不可琢磨,陵墓內的文物不知又會掀起怎樣的爭論?將來若有機會進入陵墓內部,相信全世界的人必然會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