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一句十分殘忍卻萬分現實的俗語寒了多少有功之臣的一片忠心。「伴君如伴虎」,讓他們終日惶惶不安,至于那些個功高震主之人的處境便更為可悲了。
自古君王多薄情,與之共苦是唾手可得般容易,但與之同甘簡直是比登天還要難。而且這可不僅僅是虛談,在封建主義歷史上,揮起屠刀大肆殺戮功臣的君王可不在少數。
只有那些深諳「功成身退」之道的人能夠把握好時機,早早的歸隱田間,才有可能幸免于難!但是事無絕對,在歷史上就有這麼一位功高震主的將軍,他因惶恐趕緊請求解甲歸田,不料皇帝卻不準,還告訴他:「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這位功高震主的將就是戰國后期赫赫有名的大將王翦,當然這位氣度不凡的皇帝必然就是秦始皇了。王翦此人從小便卓爾不群,他不僅聰明過人,還武藝超凡,因此很快便名聲大噪了起來。由于秦朝實行舉薦制的選官制度,早已名聲在外的王翦便輕易的入朝為官了。
大概王翦本就是下凡的戰神吧。他上了戰場之后,很快就立下了赫赫戰功,更是接連為始皇打下了趙、燕、楚等國,其間未嘗一敗。按理說立下如此大功的王翦,當班師回朝的時候本應該心安理得的接受始皇封賞的,可他卻在回朝的第一時間向始皇告老還鄉,請求解甲歸田,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此時的王翦早已不是白衣了,身上積累的軍功已經將他推上了大將軍的高位,已經到了封無可封、賞無可賞的地步了,說是功高震主也不為過。眼見著秦國態勢逐漸安穩了下來,此時的王翦自然是十分的害怕,害怕自己被始皇盯上。于是自己便主動請求卸任一切職務,早早回鄉去做一個田舍翁。
但王翦終究還是沒能如愿以償。秦國經過了商鞅變法,相比之前已經成為了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而始皇自己更是氣吞云天,雄才大略,有信心有能力統治好秦國,統治好麾下。可以說,始皇對于這些「功高震主」的有功之臣并沒有太多的顧慮。但始皇面對王翦如此知進退的做法還是相當滿意的,他先是拒絕了王翦告老還鄉的請求,隨后說道:「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如此一來,大將王翦順利的躲過了此劫,一時間他們君臣之間的融洽關系也被世人傳為了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