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寧波的東錢湖畔,曾有一戶名門望族史家,在南宋時期,史家尤其輝煌,總共出過72個進士,更有史浩、史彌遠、史嵩之三人當過丞相,四代之中有兩人封王,顯赫一時。
其中,史嵩之更是權勢滔天,曾擔任過南宋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兩淮、京湖、四川軍馬。
南宋時期為了對抗北方的蒙古和金國,設立了兩淮、京湖、四川三大戰區,集結了南宋最精銳的部隊,而史嵩之都督三大軍區軍馬,可以說是一手執掌了南宋的精華戰力。
但這樣一位權柄驚人的南宋丞相,在他去世后卻有一樁千古迷案不曾解開,也給歷史學家們帶來了無窮的困擾,直到史嵩之古墓的發現,才解開了這樁千古迷案。
而在史嵩之的古墓中,還發現了一口珍貴的金絲楠木棺材,可謂價值千金。
在2011年的7月,浙江省寧波市的文物保護部門突然接到了群眾的舉報,在寧波余姚的河姆渡鎮,發現有盜墓賊的活動。
寧波文物部門立刻派出相關人員,趕到了接到舉報的河姆渡鎮五聯村車廄岙地區,這里有一座小山丘叫西天尖。
西天尖雖然不算高大,只有海拔226米,但山勢卻十分陡峭,只有在東北的山坳里有一片緩坡。
這次發現盜墓賊活動的地方,就在這片緩坡上,它三面環山,背靠西山尖,面朝著終年流淌不息的車廄溪流。
緩坡上地勢平穩,上面有著茂密的竹林,土地肥沃,用風水學的眼光來看,算得上是一塊風水寶地,符合古人選擇上佳墓地的標準,也難怪吸引了盜墓賊前來挖掘。
文物保護人員到了西天尖緩坡上后,就發現竹林中的地上已經被挖了好幾個洞,而村民們也趕緊圍了上來,七嘴八舌的反映情況。
這片竹林前陣子就有人鬼鬼祟祟的在探路,還趁黑夜來山坡上挖洞,村民們就感覺到有些不對,而這一帶一直有著地下藏有古墓的傳言,有些見過世面的村民意識到可能是盜墓賊來了,就連忙阻止了外來人員在山坡上活動,并向政府部門報告。
據見過盜墓賊的村民反映,當時還隱隱約約聽到他們說這里有一口極好的棺材,里面的衣服還都很整齊,這樣的話說明盜墓賊已經找到了古墓,開始盜取文物了。
來到現場的專家們沿著村民所指的地點進行了勘測,果然發現了盜洞下的古墓,專家們立刻把竹林現場保護起來,并向上級部門匯報請示。
因為古墓已經被盜墓者挖掘過,暴露在外的文物沒有保護的話很容易風化損毀,時間已經十分緊迫,國家文物局和浙江省文物局立刻指示寧波當地文物部門及時展開保護性的考古發掘。
在發掘中,才發現這片古墓遠比原來所估計的要復雜得多,其中竟有不同朝代的四座古墓。
經過耐心細致的清理保護,這篇土堆的墓葬也被理出了頭緒,在土堆的上層有著兩座清代時期的墳墓,而在下層,則有兩座宋朝時期的古墓。
顯然,是這兩座宋朝時期的古墓多年后被人遺忘,泥土堆積后深埋在地下,而清朝時,同一位置又被人看中是塊風水寶地,在這里埋葬入土。
而在這片墓葬中,最具價值的就是宋朝時期入土的兩座古墓了,根據考古學家的鑒定,這是曾任南宋右丞相的史嵩之和他的繼世夫人趙氏的合葬墓。
在史嵩之的墓室中,已經被盜墓賊挖開了好幾個盜洞,甚至連墓中的棺材上也被打開了一個大洞。
這個大洞是盜墓賊從墓地上方的竹林中挖下來的,穿過墓室周圍的石板,直接通到棺材的內部,這樣就可以直接盜取棺材中的陪葬物。
萬幸的是,因為村民及時的發現舉報,寧波文物管理部門迅速進行了保護,史嵩之墓葬中的珍貴文物,還是保留下來許多。
尤其是,史嵩之墓葬中最寶貴的文物,也就是那具被打了一個大洞的棺材,并沒有被盜墓賊搬走。
一具木制的棺材,只是用來安葬尸體和陪葬物的器具,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價值,在整個史嵩之墓葬發掘的眾多文物中,它又為什麼被視為是最寶貴的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制作這具棺材的材料,是價值千金的金絲楠木,而且還不是部分核心材質由金絲楠木構成,是整個棺材的所有木料都是這種珍貴的木材。
更為罕見的是,歷經千年,這個棺材沒有腐朽分化,依然整體完整無缺,和宋朝時剛入土的樣子沒有什麼區別。
金絲楠木是一種極為珍貴的木材,這種木材自帶著一種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而且木料的紋理細膩清晰,帶著金絲的波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金絲楠木從秦漢時期就被使用作為建筑材料,中國秦朝時期修建的著名的阿房宮,史書中就記載著,所有的木料都是楠木。
在唐宋時期,用金絲楠木修建房屋、打造船只、制作家具等就十分流行,這種木材尤其還受到了眾多著名文人的青睞,歐陽修、蘇軾等文壇大家都曾為它寫詞做賦。
但金絲楠木也因為受歡迎而被砍伐過多,在明清時期就已經十分稀有了,也被定為專供皇室使用的木料,嚴禁民間使用。
在清朝時期被抄家的大貪官和珅,就有一項罪狀就是擅自使用金絲楠木建造房屋。
也只有在這座古墓的主人史嵩之所在的宋朝,金絲楠木還沒有那麼珍貴,才會有不是皇家出身的人,也能用如此之多的金絲楠木,專門打造一幅棺材。
如今,用金絲楠木修建的宮殿建筑大都已經損毀倒塌,民間流傳下來的金絲楠木家具無不價值連城,而這次能出土這麼一具完整的金絲楠木棺材,也是考古界的一次重大發現。
這具棺材長2.37米,寬0.7米,高0.92木,厚約0.1米,在地下埋藏多年,棺材本身隱隱有著一層暗紅色。
整具棺木大約有1500斤重,用手敲上去,硬的跟鐵一樣,如此沉重也許是它沒有被盜墓賊搬走的原因之一。
而當前市場上的金絲楠木,價格都是按克來計算的,單價不比黃金遜色,這個1500多斤的龐然大物,放到交易市場上,真的是價值千金,更何況它還有從宋朝保存至今的文物考古價值。
文物管理部門在發現這個金絲楠木棺材時,還擔心時間太久,木材本身要腐爛了,還專門準備了一個貨櫃,打算在挖掘過程中放置散落的木片,沒想到這具棺木歷經千年,依然如此堅硬完好,也為現場的文物發掘人員省了大力氣。
除了這具金絲楠木棺材,史嵩之的墓葬中,還有著許多有價值的文物。
比如在棺材內,藏著一塊「和合二仙」的玉佩,雕刻得栩栩如生,也象征著家人和合。
在墓中還發現了一個正方形與圓形相扣的鎦金銅環,上面還留有一片略顯黃色的絲織物品,專家推斷這個銅環是衣物上的配飾。
另外還發現了一批絲織品,數量大、規格高、種類豐富,部分織物為寧波地區首次發現。
這些都是還原南宋時期風俗人情的珍貴文物,而除了這些陪葬物,史嵩之的尸骨本身,也為考古學家們解開了一樁千年迷案。
在民間,圍繞著史嵩之這位南宋名相,一直有著一個流傳甚廣的傳言,這個傳言是說史嵩之在去世時,他的頭顱卻不見蹤影,家人們四處尋找也毫無頭緒。
割去史嵩之首級的應該是他的仇家,找不到真兇的史家為了顏面和名聲不敢聲張,就用黃金打造了一個頭顱,和他的尸身一起下葬,這也就是史嵩之金頭的傳言由來。
而在這之后,史嵩之到底埋葬在何處,一直不為人知,也無法驗證這個傳言的真假,史嵩之金頭的傳說也就成了一樁困擾歷史學家多年的迷案。
如今,史嵩之的埋骨之地就在眼前,這樁千古謎案也到了真相大白的時刻了,激動的考古學家們移開了棺蓋。
在棺木之中,首先看到的是一些水銀,這也是古代為了保存尸體不腐爛的慣用手法,清除完這些水銀,專家們發現了史嵩之殘留下來的尸骨。
在這些遺骸中,史嵩之的頭骨是完好無損的,其他遺骸則因為風化嚴重,變成了混在一起的一堆碎片,已經無法辨認是屬于哪個部位的了。
史嵩之完整頭骨的發現,證明了他離世前被人割去首級、家人只能用金頭替代的傳言并不真實,也為這樁千古謎案劃上了句號。
更讓人稱奇的是,頭骨因為保存條件良好,還在眼部周圍留存下來一些皮肉組織,這也進一步驗證了黃金頭顱只是無稽之談。
史嵩之擔任南宋權臣多年,史家又是江南地區的名門望族,為何還會有被割去首級這種如此不敬的傳言出現?
這也許跟史嵩之在聯蒙滅金后,拒絕了宋理宗收復三京的要求有關。
宋朝原本定都北方的東京汴梁,也就是現在的河南開封地區,后來被從東北起兵的女真金國攻破東京,南下定都杭州臨安才穩住陣腳,但也失去了大量的北方土地,有了北宋南宋之分。
也因此,南宋與金國可謂世仇,收復北方土地也是眾多有志氣的南宋軍民念念不忘的宿愿。
但金國軍力強大,南宋一直處于守勢,原本的北方故土也變得可望不可及,直到大草原上崛起的蒙古南下,似乎才有了轉機。
世代受金國壓榨的蒙古人,對女真人的仇恨很深,一直以滅掉金國為目標,而南宋也因此制定了聯蒙滅金的方針。
1229年,蒙軍開始攻打金國,只花了三年時間就攻取陜西、山西并進軍河南洛陽,第四年攻下河南鄭州等大部分州縣,并包圍了原本北宋都城所在的開封。
公元1233年十一月宋蒙聯合攻金。
當時雙方的約定是:滅金以后,宋蒙以陳、蔡西北地為界(陳指開封以東亳州以北,蔡指汝南 )。
公元 1234年 1月,宋蒙聯軍滅亡了金國,而史嵩之正是南宋朝廷委派的聯蒙滅金前線的指揮官。
但等史嵩之勝利回朝后,還沒來得及好好慶功一番,當時在位的南宋皇帝宋理宗,就迫不及待地要求史嵩之籌集錢糧,再度出征,收復三京。
所謂三京,指的是西京洛陽、東京開封、南京河南應天府,這也是宋朝北方故土中最重要的三座城市,而這三座城市先是陷于金國,后來又落入蒙古人的手里,一直沒有被宋朝收復。
此時南宋朝廷上下,均被滅亡金國的勝利所鼓舞,覺得是打回北方的好機會,但從前線回來的史嵩之卻另有看法。
在聯蒙滅金前線戰場上見過蒙古軍隊兇悍的史嵩之,深知滅亡金國的主力是蒙古,南宋的軍隊戰力與之相距甚遠,如今要進攻已經被蒙古軍隊占領的三京,對南宋來說并沒有什麼勝算。
而且當時南宋的主要產糧地區之一荊襄連年水災蟲害,民不聊生,史嵩之也擔心貿然出兵,引起動亂,希望先休養生息一段時間。
史嵩之也是聯蒙抗金盟約的締造者之一,按當時的約定,三京也是歸蒙古所有,他認為滅金后馬上攻打三京,也有背信棄義之嫌。
因為這些原因,史嵩之卻拒絕了宋理宗收復三京的要求,史嵩之的策略是否正確,歷史學者們見仁見智,但在當時的南宋,不愿意收復三京的他被扣上了主和派的帽子,民間也紛紛指責他反對收復國土。
除了在戰略上被人詬病,史嵩之在擔任丞相的幾年間,也曾任用親信,排除異己,官場之中也有著眾多的反對派。
有著這些負面的名聲,也是史嵩之死后,被人散布割去首級謠言的主要原因,而如今金絲楠木棺材中,史嵩之完整頭骨的發現,也總算讓真相大白。
金絲楠木棺材被國家專門保管,而史家的后人則專門仿制了兩具棺材,將史嵩之和他夫人的遺骸存放其中。
在發現古墓的寧波余姚五聯村,史家后人們也準備為史嵩之重建一個丞相墓,以供后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