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在古代封建社會中,皇帝作為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掌握著周圍臣子的生殺大權。如果皇帝是個不弒殺的明君那還好辦,但古代歷史上出現明君的機率又有多少呢?亦或是這一任皇帝是明君,但他死后又如何能保證下一任皇帝是明君呢?
所以大部分時候,朝臣們都過得戰戰兢兢,稍不注意就會人頭落地。而今天咱要講的這號人物就是其中典型,他一生戰功赫赫,屢救國家于危難之間,但皇帝卻十分嫉賢妒能,并最終因為一個莫名其妙的理由就賜死了他。
蘭陵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號人物,近幾年來他可是熒幕和游戲里的常客。在文娛作品中,蘭陵王英俊帥氣,胸懷大志,并且在戰場上還有萬夫不當之勇,這樣偉光正的人自然備受老百姓們的喜愛。
蘭陵王本名高長恭,乃是南北朝時代的人物,他的父親是北齊文襄帝高澄。
正母憑子貴,子以母榮,高長恭因為母親的身份地位太過低微,所以從小就不受父親的疼愛。由于早早就確認不會繼承家業,因此高長恭從小就喜歡舞槍弄棒也沒人管,年紀輕輕就練就了一身好武藝。
才剛弱冠之年,高長恭就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在邊境訓練軍隊。由于治軍水平高,高長恭被晉升為當地刺史。
此時的北齊北面有突厥勢力崛起,占據了大片地盤,建立了突厥汗國;西邊有周武帝宇文邕勵精圖治,國家富強,兵馬雄壯;南陳雖然國力衰微,但也時刻準備從北齊的身上咬下一塊肉來。可以說當時的北齊被群狼環伺,稍不注意就有滅國的危險,但也因此高長恭有了在歷史上大放異彩的機會。
公元563年,北周與突厥結成軍事聯盟,一同發兵準備徹底消滅北齊。此乃北齊生死存亡之戰,北齊的三位大將段韶、高長恭、斛律光奉命于危難之間,率領北齊軍隊抵御北周與突厥的聯軍。
除了高長恭以外,另外兩位將領也都不是庸才,他們倆率軍牽制住了大部分的敵軍,在遭遇戰中重創了對手。但由于敵人實力過于強大,仍有一部分的軍隊直接殺往北齊的都城洛陽,一旦洛陽丟失,北齊朝廷就會被一鍋端。
關鍵時刻蘭陵王閃亮登場,他率領手下五百鐵騎沖向北周軍陣,一路砍殺勢不可擋,并最終突破重重包圍抵達了位于洛陽西北方向的重鎮金墉城。此時金墉城正奮力抵抗北周軍隊的圍攻,見一騎兵殺到,一時間無法分清這是敵是友。
高長恭由于長相俊美,為了震懾敵人便一直帶著修羅面具出戰,直接殺入了敵軍之中;城墻上的守軍一看是援軍來了,瞬間士氣大振。北齊將士奮勇殺敵,而地方軍隊此時也已經是強弩之末,此消彼長之下,北周軍隊很快就像潮水般紛紛退去。這就是《蘭陵王入陣曲》的由來,一戰封神不過如此。
此戰得勝,高長恭憑借五百鐵騎就成功解救洛陽之圍,聲望瞬間達到了頂點。當然這場戰斗并非高長恭一人之功,段韶、斛律光這兩位將領也都打得非常漂亮,要不是他們成功牽制住了大部分的敵軍,高長恭也不可能一個人力挽狂瀾。
北齊的歷代皇帝都是短命之人,沒有一個能夠將皇位坐得長久(真了解后會發現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北齊高氏太過荒唐)。建國還沒幾年,皇位就輪到了北齊后主高緯。本來北齊就沒幾個好皇帝,這高緯更是個難得一見的昏君。
戰爭結束后,高緯問到「你沖陣的時候,難道心里就不怕嗎?」而高長恭的回答卻為自己日后的殞命埋下了伏筆。他答道:「國事就是我的家事,情況危急我自當奮勇向前。」這番話落在了高緯的耳朵里,卻被他理解出了高長恭覬覦皇位的意思。幾年之后,高緯找了個由頭,派使者給高長恭送去毒酒,一代蘭陵王最終飲鴆而死。
我們都知道古代打仗出色的將領其實有很多,蘭陵王之所以呼聲這麼高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其俊美的外表,《隋唐嘉話》中直言蘭陵王「白類美婦人」;而在《北齊書》中也有關于其容貌的描寫:「貌柔心壯,音容兼美」。
那麼蘭陵王真的像傳說中那麼俊美嗎?05年的時候,某電視台節目就通過史書、畫像等盡可能還原了蘭陵王的真實長相。只見他劍眉星目,五官端正,膚如凝脂,果真是個美男子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