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你拿來的東西不簡單,跟我們走一趟吧。」
1980年,幾位警察正在準備「請」一位農民去警察局「喝茶」。
奇怪的是,這個大爺一直以來在鄰里鄉間的風評都不錯,也從來沒有什麼犯罪記錄。
而一向老實的他之所以被警察被盯上,問題居然出在他拿到銀行,想要換錢的兩塊黃金。
一個農民,身上為什麼會有兩塊黃金?警方又為什麼因為兩塊黃金就將他帶走?這里面到底有什麼樣的隱情?
上個世紀80年代,山西平魯一位姓楊的農民,拿著一個包袱,來到了當地的銀行。
「你們這里,可以把黃金換成錢嗎?」,老楊問了銀行柜員一個問題。
得到對方肯定的回答后,他從包里掏出了兩塊黃金。
跟老楊的想象不一樣,這些黃金并沒有成功換成錢,因為它們可不是普通的黃金。
當柜員接過黃金仔細看的時候,他發現,它們不像是市面上流通的黃金。
這些黃金,不僅有著非同尋常的形狀,連摸起來的手感都格外粗糙。更奇怪的是,黃金上還刻著幾個看不懂的文字。
他的警覺心一下子就起來了,立馬找了一位驗證金條的同事過來,請對方幫忙看一下。
根據另一位工作人員稱出來的重量和分析出來的成分,這兩塊黃金的制作工藝,沒有現代技術那樣嚴謹,更像是古人粗制濫造的成品。
之后,他們詢問了老楊,讓他拿出國家質檢的證書,結果他支支吾吾地說沒有。
這下,兩個柜員覺得事情有點不簡單了。
再次結合前因后果之后,他們得出了結論:老楊可能是個盜墓賊,而這些黃金,很可能是文物。
于是,他們立馬叫來了銀行經理,并報了警。
就這樣,老楊被帶到了警察局,最后坐在了審訊室里面。
一輩子都在種地的老楊,哪里見過這樣的大場面。
面對警察的審問,他先是說黃金是自己祖上傳下來的古董,但很快就被警察看出來了有撒謊的痕跡。
無奈之下,他只好說出了實情:「這些金子都是我上山砍柴時,無意間發現的……」
原來,老楊家祖祖輩輩都是靠土地為生的農民,因此,直到他這一代,老楊家也沒有積累出什麼家底。
在那個年代的農村家庭,根本不像現在,有什麼天然氣、沼氣池可以用,所有人都還在用燒柴來做飯燒水。
所以,年過半百的老楊,經常會在閑暇的時候,去上山砍柴。砍下來的柴,要麼自己用,要麼就賣給其他人補貼家用。
這天清早,他又拿著砍柴的工具,一個人去了附近的一座山里。
由于最近一直在下雨,老楊走得很不順暢。
就這麼走著走著,老楊看到了一處塌方過的山體,原本他并沒有過多在意,但就在轉眼間,他忽然看到遠處雜草上方,有一坨黑乎乎的東西。
沒有過多思考,老楊就走近了這邊,隨手撥開雜草后,他看到了其中的景象,里面居然是一個山洞。
看洞口四四方方的樣子,很明顯,這個地方,應該不是天然就有的,反而更像是人為挖出來的。
「這個山洞里,不會有什麼寶貝吧?」老楊一邊嘀咕著,一邊試著鉆進去。
俗話說:「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出土的文物可不在少數。而且,老楊所在的村莊,以前就有村民撿到過某個朝代的東西,所以他會這麼想,并不奇怪。
隨后,成功擠進了洞口的老楊,就一直往前走著。根據雙手摸到的山壁,他還定下了一個結論,這個洞絕對是人挖出來的。
這下,他的步伐更加快了,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發現里面的秘密。
沒過多久,老楊就走到了山洞盡頭,讓他失望的是,這個長寬大概有2米的空間里,什麼都沒摸到。
「難道這里面都是空的嗎?」老楊不愿意相信,于是他開始拿著鐮刀,四處敲敲打打,一會左挖挖,一會右挖挖。
出乎意料的是,這些看似是「無用功」的動作,還真讓老楊找到一些東西。
隨著「叮」的一聲回蕩在了山洞里,老楊停下了手上的動作,在黑暗中摸索半天之后,他終于找到發出這個聲音的對象了。
因為洞里太過黑暗,老楊并沒有看出它是什麼,只是覺得這個東西拿在手里硬邦邦的,還不是一般的重。
意識到可能發現了寶貝的老楊,沒有再過多停留,而是在走出來、掩蓋好洞口之后,就迅速回了家。
回家并關上了房門的老楊,叫來了自己的老婆,然后把藏在背簍里的東西拿了出來。
等洞里拿出來的東西,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時,老楊夫妻全都傻眼了。
「這像不像是黃金啊?」看著手里金燦燦的,中間還有奇怪痕跡的東西,他們都犯了疑惑。
但再怎麼懷疑,見識不多的老楊夫妻,還是不敢立馬得出結論,所以他們打算讓曾經當過礦工的兒子看看。
等到小楊回來看了之后,即使他對金屬比較熟悉,也不能確定這東西到底是不是黃金,
「這看起來又有點像是黃銅,如果真是的話,那就不值錢了。要不還是去找識貨的人問問吧?」
為了知道這兩個東西到底是不是黃金,老楊父子第二天一早就趕去了鎮上。
他們找了一家金店的店主,請他來辨認了一下,沒想到,經過店主的辨認,這兩個東西還真是黃金。
從洞里找出了黃金,這對于老楊一家來說,無疑是天上掉餡餅的事。
事不宜遲,老楊決定,當天晚上就帶著兒子,把洞里剩下的黃金全部挖出來。
再次來到了這個山洞,老楊先是慶幸于洞口沒有被其他人破壞,然后就和手拿剛點燃火把的小楊走了進去。
經過一段時間的挖掘,他們順利把所有的黃金都找了出來,并分別裝進了兩個大口袋。
老楊大概掂量了一下,初步估計這些黃金應該在一百多斤。
就這樣,他和小楊把黃金背回了家,但是,在黃金到家之后,他們一家又開始犯起了難。
黃金又不像錢,不可能隨隨便便就花出去,但一直放在家里,也不是辦法。
思索了半天之后,小楊忽然想起以前聽別人說過,黃金可以拿去銀行換錢,于是他把這個方法告訴了老楊。
實在是想不出辦法的老楊,聽了兒子的建議后,還是準備去試一試。
出于謹慎,他第二天先去了最近的銀行打聽,結果得到了可以換錢的答案。
因此確定了可行性的老楊,沒過幾天,就帶著兩塊黃金,去了一家有資格換黃金的銀行。
他沒想到,這一去,就被抓進了警察局。
事實的經過,就這樣被老楊全部交代完了。
根據線索,警察立馬去到了老楊的家里和他所說的那個山洞。
因為涉及古代文物,警察還請來了文物局的專家。
可惜,根據相關專家的仔細考察,已經被老楊搬空了的山洞,完全失去了研究價值。那麼,現在真正有研究價值的,就只剩老楊挖出來的黃金了。
經過對黃金的研究,化學專家得出了跟銀行工作人員相似的結論。
這批黃金,要麼是非專業人士隨便做出來的,要麼就是古代技術才會做出來的東西。
除此之外,關于黃金的成分,因為摻雜了很多金屬雜質,所以含金量基本都不足60%。
隨后,又有專家研究起了黃金上面的文字,他們發現,這些都是古文字,翻譯出來的結果,就是「柱國魏國功臣張通儒」幾個字。
這下,黃金的真實身份終于水落石出了,它不僅是古物,還顯然是跟這個「張通儒」有關。
在這行文字中,「柱國」指的是古代的一種官名,它要麼是戰功赫赫的將領所有,要麼就是建立了豐功偉業的官員才能獲得。
而張通儒,因為當時的專家們,對古人的研究還不夠透徹,而大的史書里,也沒有關于張通儒的人物傳記,所以一時沒人知道他到底是誰。
直到有人查閱了比較冷僻的史書,才發現了一些關于他的線索。
張通儒這個人可能鮮為人知,但他的「上司」,那就赫赫有名,他就是制造了安史之亂的叛臣安祿山。
一直追隨安祿山的張通儒,在安祿山成為皇帝之前,還沒有得到「柱國」這樣的官位。
直到安史之亂以后,他受到重用,才被賜予了「柱國」這一重要官職。
那這些被他署名了的黃金,怎麼會在一個荒廢的山洞里被發現呢?
這可能也跟安史之亂之后的歷史有關。
安祿山晚年時,被嫡次子安慶緒所害,然后,安慶緒又被一同發動了安史之亂的史思明所殺。
而史思明,最后死于了他的兒子史朝義之手。
在政權不斷更迭的過程中,張通儒一直簇擁的對象,是他心中的正統,史思明的兒子,同時也是太子的史朝清。
因為他的站隊,史朝義上位之后,追隨著史朝清的張通儒就慘了,一直被視為眼中釘的他,立即被史朝義派兵圍剿了。
敵強我弱,極力保護太子的張通儒,最終還是戰敗了,在范陽死于敵軍之手。
而那些屬于張通儒的黃金,之所以會出現在他本人并未踏足的山西,也是后來,這些黃金充公后,有回紇人攻打了中原,掠奪了官銀。
在擁有這批黃金的回紇人最后居于山西時,可能慘遭不測,為了保全黃金,然后他們就將這些寶物藏在了山洞里。
時過境遷,來自唐朝的文物,最終,被一個農民發現了。
老楊發現黃金的過程實屬無意,但當他把黃金拿去換錢的時候,他就觸犯了文物保護法。
因為犯了私自倒賣文物這一罪,老楊會被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
還好,念及老楊是在不知道這是文物的情況下,拿去換黃金的,被抓之后,他又多次表示懺悔。所以公安部門只批評警告了他,沒讓他經歷一場牢獄之災。
如今,被老楊發現的這批黃金,有一部分在山西博物館被陳列著。而張通儒的生平,也通過這些黃金,再次被世人所知曉著。
除了老楊,其實還有一位叫黑云的山西農民,也發現過黃金,不過,他的做法就跟老楊完全不一樣了。
同樣是在80年代,黑云在田間除草的時候,發現了懸崖邊有個小盒子,打開之后,他發現里面全是黃金。
然后,他就把黃金上交給國家了。
經過專家的檢測,這批黃金含金量非常高,總重量大概有70斤。巧的是,這些黃金的上邊,也刻有「張通儒鋌」的字樣,看來,它們原本的主人,應該也是張通儒。
而主動上交了黃金的黑云,得到了嘉獎。
他不僅收獲一台拖拉機,還變成了非農業戶口,后來,靠著學習到的拖拉機技術,他成為了一名帶編制的拖拉機司機。
同樣是農民,因為自身法律意識的具備程度,也因為兩人的一念之間,結果卻大相徑庭。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這一百多斤的黃金,本就不是老楊的東西,如此的天降橫財,并不是他應該擁有的。
其實,對于古代文物來說,無論是珍貴的黃金還是不值錢的木頭,它們本身的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都已經超過了自身的金錢價值,都屬于國家所有。
文物被倒賣、被毀去原型、被私人收藏相比,肯定是拿來被國家研究,它的意義才更大。
而通過研究文物,前人的智慧、品味、習慣,甚至是歷史人物的特點,才能慢慢被挖掘出來。
不了解出土或挖掘出來的東西,像老楊一樣私自拿去賣錢,是違法的行為,終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發現文物,需要及時上交給國家,保全歷史發展的證據,盡量避免給相關研究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