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花1萬買銅錘,專家估價翻了25倍,不料店主卻說這是「玩具」。
歷史故事中,幾乎所有用錘的武將都是頂級的猛將。
比如《隋唐演義》中的唐代第一名將李元霸,力大無窮,使用的一雙鐵錘重達800斤,如水缸一般大小。
裴元慶使用的那一對八棱梅花亮銀錘也有300斤重。
《岳飛傳》中岳家軍中也有4位使錘的猛將,他們的錘子也如西瓜一般大小,其中岳飛的兒子岳云使用的那一對雙錘重達80多斤。
而鑒寶的這位男子帶來的藏品就是一對錘子,不過和我們印象中的那種動輒就是幾百斤重的大錘不同。
男子帶來的這一對錘子,長不過半米,也沒有幾斤重,錘子甚至還沒有拳頭大,看起來十分小巧、迷你,很難讓人將它和兵器聯系在一起。
對此男子解釋稱,第一眼見到這對錘子的時候,他也比較懵。
他小時候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經常跟著爺爺奶奶聽評書,知道古代的很多將軍都使用錘子作為兵器。
后來看一些爸爸媽媽買來的小人書時,他也發現,書中畫的錘子確實比人的腦袋還要大。
但是此前他去廣州玩兒的時候,一家古玩店的店主親口告訴他,這就是一對明代的雙錘。
影視劇中的那些百八十斤的錘子都是虛構的,要真是上百斤的錘子,別說上戰場,就是拿起來都十分費勁,因此就會做得小巧一些。
見店主信誓旦旦,當時他就花了1萬塊錢買下了這對錘子,不過買回家以后,他心里也一直很不踏實。
為了弄清楚這對錘子的價值究竟如何,他就想找專家幫忙鑒定一下。
經過仔仔細細地查看過后,專家表示,這對錘子的錘桿是鐵的。
錘首錘尾以及中間用于掛繩的人面裝飾都是銅制的,而且錘尾部分呈現的也是瓜棱形,符合明清時期的兵器特點。
因此專家最終給出的鑒定結論是,男子的這對銅錘是一件明代雙錘的真品。
盡管專家對這對錘子的評價非常高,但來自遼寧的劉店主卻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他說自己從小舞槍弄棒,對兵器算是比較了解的。
他親自用了用這對銅錘后,發現錘子的重量、長短制式并不稱手,很難在戰場作為殺敵的兵器使用,甚至還不如一個兩節棍來的好用。
所以在他看來,這對錘子并不是實用器,很可能是這對錘子的主人因為非常崇拜雙錘這種兵器,所以就自己定制了這麼一對小巧的錘子。
不過劉店主也表示,雖然這對錘子很可能只是主人仿照出來的一件玩具,但工藝水平還是不錯的,所以他最終給出的報價是4萬。
不過在收藏界號稱「任我行」的任店主卻并不贊成劉店主的說法。
放在古代,錘子的鐵桿上會集竹披麻,隨即再纏上柄繩,非常稱手。
此外,任店主也并不覺得這對銅錘的重量太輕。
在他看來,這個重量就剛剛好,那些只會一點點功夫的人,也都能夠掄得動。
但要是真有百八十斤重的話,就相當于兩袋面粉,想要舞得動,那麼,力氣就得和大象一般大才行。
而且讓所有人都非常震驚的是,這位任店主最后竟然給出了30萬的報價,比男子的心理預期價格足足多了5倍。
對此任店主表示,這對銅錘的年代比明代還要更久遠些,是宋代的官制錘。
他之所以敢這樣說,是因為他手里就有一個這樣的錘子。
而來自北京的秦店主看法和前面兩位店主的也不同,他非常支持專家的鑒定結論。
他覺得這對銅錘的銅里含有鋅,而鋅都是在明代中期才出現的,最終秦店主給出的報價是25萬。
3位店主給出的報價各不相同,男子一時間喜憂參半。
直到專家給出估價揭曉后,男子心里的一顆大石頭才終于落了下來。
原來專家給出的估價也是25萬,相比男子買這對錘子時花的10000塊錢, 這已經翻了整整25倍。
不僅如此,專家還特別強調了這對銅錘的歷史價值,認為目前,在市場上,這對銅錘的價值還遠遠沒有被發掘出來。
專家相信,再過個五年、十年,這對明代雙錘的價值遠遠不止25萬。
知道自己并不是在做夢,而是真的書寫了一個關于「撿漏」的傳奇后,男子簡直樂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