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即便明知道這是不容更改的歷史發展規律,但絕大多數開國皇帝,依舊希望自己的王朝能夠發展得更遠,希望自己更多的子孫,能夠延續自己的統治。
就像山河日月一樣,無論社會形態到了何種地步,他們都希望國號永存,并伴隨著整個國家一同成長。只是中國古代四百多位皇帝,二十多個王朝,終究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
可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兒?想不想知道答案又是另外一回事兒?李世民曾詢問袁天罡,唐朝何時滅亡?朱棣曾詢問姚廣孝,明朝又會如何變化?他們得到的都是莫須有的答案,也不知該高興還是失落。
而清朝皇帝順治同樣如此,他詢問高僧:大清能傳幾代?
高僧給出回答:十帝在位,九帝囚禁,一帝在幽州。只是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同時也是中國古代最后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人們現如今提起清朝的時候,依舊悲憤不已。
特別是在這個朝代之中,十二位君王沒有出過一位昏君,但卻讓中國蒙受了封建社會年間最大的恥辱,讓人難以理解。
一個好端端的國家、一群好端端的君王,為何給出的成績如此差勁?
有人給出解釋,清朝面對的敵人實在是太強大。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讓清政府無力形成有效抵抗。可如果是明朝皇帝來面對這一切,他們真的會接受屈辱的條約?
很少有人知道,當初皇太極入侵山海關之時,曾經給崇禎皇帝提出過一個無比誘人的條件。甚至崇禎皇帝只要答應,明朝都有機會繼續存在下去。
這個條件便是,只要明朝承認清朝政權的合法性,雙方互通商貿,那麼清軍將不會對邊關發動進攻。不用質疑這是不是皇太極的疑兵之計。
就彼時皇太極手中掌握的實際軍事力量來看,他一直都在勝利,但他經不起一場大敗。只要戰敗,好不容易鞏固的政權必將支離破碎。因此,皇太極完全有理由選擇穩妥。
可崇禎依舊選擇了拒絕,天子守國門,守的不僅僅是有形之門,山河大地、寸步不讓。守的也是無形之門,即帝王生于天地之間的精氣神。
崇禎皇帝明白,只要有第一次妥協,勢必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第無數次。于是明朝最終因李自成攻破北京而滅亡,可笑但也可敬。反觀清朝的皇帝們,卻根本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乾隆自稱天朝上國,拒絕與「番邦外夷」平等交流。道光皇帝則在清朝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的時候,認為自己的名字和英國女王名字并列,簡直是大不敬的行為。
條約沒有問題,但名字的先后順序一定要分清楚。如此愚昧且落后的思維影響下,清朝還能有多少作為。后續帝王們為國家所作的一切努力,不過是刻舟求劍,所取得的成功,也不過是曇花一現。
那麼十帝在位,九帝囚,一帝在幽州,又究竟作何解釋呢?除努爾哈赤與皇太極之外,清朝皇帝自順治以后,一共有十位帝王,這便在數量上成功對應。
而九帝囚的意思,其實就是說其中九位皇帝,都被囚禁在紫禁城中,對天下發展根本沒有任何了解。更可笑的是,這種自我封閉,他們似乎甘之如飴。
順治皇帝從皇太極手中繼承皇位,一生大部分精力卻放在和多爾袞的政治斗爭上,時至晚年也未能做出什麼像樣的成就。
而康熙平三藩、驅沙俄、收台灣,雍正則宵衣旰食、勤于政事、收攏皇權。如果從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發展角度來看,兩位君王交給歷史的成績當然算是優秀。
只是和世界其他國家相比呢?他們似乎一直在故步自封。
尤其是當其他國家已經探索整個世界的時候,康熙、雍正這兩位皇帝,還將重心局限在國內,難免有些鼠目寸光。
當然,歷史的發展以及時代的大環境,注定他們很難看到更加遙遠的未來。
可英國使臣馬戛爾尼,在1792年將未來(君主號戰列艦,裝備110門火炮)擺放在乾隆面前的時候,他依舊選擇視而不見,那就完全可以用愚蠢加以批評。
至後來的嘉慶、道光、咸豐、光緒等皇帝,的確力所能及的勤政,但同樣沒有讓國家走上正確的改變之路。
他們的一生,似乎都只在紫禁城中指點江山。這樣的皇帝,又怎麼可能指望他們拯救國家、拯救民族。也難怪十帝在位九帝囚,皇權以及封建的枷鎖將他們牢牢鎖住,致使他們一生都「按部就班」。
只有一帝在幽州,不用說大家也知道,指的就是在東三省做了十一年(1934年-1945年)傀儡皇帝,又在撫順接受了許久改造的溥儀。等他出獄以后,國祚延續兩百余年的清朝,徹底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末代皇帝》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溥儀最終通過買票回到自己的家,并在龍椅下找到一只蛐蛐。或許那個時候溥儀才明白,歷史給自己的枷鎖終于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