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隊挖出李鴻章墓,發現兩塊30斤重的金磚,鑒定后卻傻眼了

小酱 2023/02/16 檢舉 我要評論

李鴻章是晚清重臣、晚清「中興四大臣」之一。李鴻章死后,有傳言說他是「薄葬」,即使是慈禧太后特地撥款5000兩白銀給他治喪,要給他風光大葬。但李鴻章生前留下遺囑,一切從簡不得鋪張浪費。他的子孫后代自然也是不敢違背遺囑,但為什麼在他的墓葬中找到了兩塊30斤重的金磚呢?

李鴻章

李鴻章身為清廷重臣,家產自然也不會少

李鴻章是淮軍的創始人,也是洋務派的代表人物,中國近代早期的四大軍工企業,他一個人就創辦了三個。說他沒有錢那是不可能的,李府的位置在現在合肥市中心的步行街中,占地3500平方公尺,歷經百年而不倒,獨具風貌。

李鴻章的田產更是不計其數,他的子孫后代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顧。他的曾孫女張愛玲,留美讀書,從小接受文化熏陶,這都不是普通家庭可以承受的。

李鴻章

李鴻章墓葬發現30斤重金磚,專家檢測后為什麼直搖頭?

李鴻章死后被葬在合肥城東十五里的大興集。他的這個墓整整修了16個月,墓地的磚塊是從英國進口的耐火磚。

李鴻章選擇在這里埋葬自己,是因為他敬仰包拯,因此就在離包拯墓約300米處修建了墓地。而明朝開國功臣蔡國公張德勝墓也離他們的墓地不遠,因此有「一里三公」的說法。

一里三公

1958年,人們為了迎接「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到來,在大興集開辦鋼鐵廠,李鴻章墓因此被毀。

人們在李鴻章墓里找到了陀羅經被、七枚金幣、一副眼鏡、一塊懷表、一個拐杖、一把寶劍、兩塊金磚。

對于這兩塊金磚,有人特意秤了一下,足足有30斤重。人們認為這兩塊金磚肯定是金子做成的,但是銀行的專家在鑒定時,卻連連搖頭,原來這兩塊金磚是用銅做成的,只不過是在外面鍍了一層金而已。

銅磚

從李鴻章墓地的選擇來看,他是想要留下忠君愛國、清廉愛民的形象

李鴻章是安徽廬州府人氏,也就是今天的合肥人,臨終他選擇了落葉歸根,魂歸故土。但是他并沒有埋在自己李家的祖墳之地,而是選擇在大興集的地方成為了自己埋骨之地。

因為在這里有一個流芳千古的名人長眠于此,他就是被譽為「包青天」的包拯。

李鴻章也想成為和包拯一樣的人,但無奈亂世之中,不管是「同流合污」 還是「出淤泥而不染」都讓他傷透了心。

李鴻章墓

晚清時期是一個受列強欺辱的時代,清廷被迫與列強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其中有一些條約就是在李鴻章代表下簽訂的,也就是在這些條約簽訂完不久,李鴻章便病逝了。

李鴻章為什麼要在銅磚墊腳呢?

為了向他的「偶像」包拯看齊,李鴻章要求不得厚葬,他的墓穴就是按家鄉當地的習俗,和妻子進行合葬,陪葬品也很簡單,有他用過的眼睛、拐杖,還有少數清朝的金幣以及一本自己寫的自傳,都再平常不過了。唯獨擺在腳底的「金磚」不一樣。

李鴻章

李鴻章家鄉的習俗是腳底擺放墊腳磚(普通火磚),寓意后代可以在祖輩的基礎上繼續努力,平步青云。李鴻章在家鄉名望、官職都很高,所以用銅磚來代替普通墊腳磚。

銅磚為什麼會是鍍金的,至今也沒有正確的答案,因此有很多種說法。

有人認為李鴻章是希望后代能夠閃閃發光,光耀門楣,所以就在銅磚外面鍍金。

另有說法是李鴻章本名叫章銅,所以銅磚就是代表他自己,鍍層金外表光鮮,但內里還是一塊銅,代表他雖然在清朝位極人臣,但他的心還像那塊銅一樣淳樸。

堂堂大清朝的一品中堂大人,死后如此薄葬。這或許也是他的后代覺得太「寒酸」了,在不違背李鴻章意愿的情況下,給李鴻章的墊腳銅磚鍍層金,既沒有鋪張浪費,也算是略表孝心吧。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