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被判滅九族時,家中親屬為何不逃跑?其實選擇逃的人才真蠢

小酱 2023/05/03 檢舉 我要評論

對于清朝歷史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那些被株連九族的罪臣家人往往被抄家并被流放到寧古塔。就像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所寫道的,對于被流放到東北的江南人和中原人來說,最難以忍受的就是株連的流放,有時候不僅是全家,甚至是遠近的親鄰都會成為流放者。

當時的寧古塔,也就是現在黑龍江的安寧市可以算得上是一處蠻荒之地。僥幸能夠走到流放地的那些人,需要在官莊中擔任勞力,被發配去種田,燒炭或搬運石塊。而更多的人,往往是在流放的路上就因體力不支而餓死途中。

那麼我們很多人都會好奇,為什麼那些受罪牽連的人不立即逃跑呢?

九族論:何為九族?

「九族」的學說最早來源于《書堯典》,書中講到「克明俊德,以親九族」。而族則表示親屬關系。關于九族有兩種說法,一種是 按代數進行計算,也即從自己算起,往上數至高祖,往下數至玄孫,共計為九代,也稱為九族。還有一種說法是 將父母倆邊的異姓親族相加,以及自己本族四代人,自己的母親一族三代人,再加上自己妻子一族兩代人,共計為九族。

在古裝劇中,我們能夠看到抄家往往是伴隨著滅族一起的,為的是達到徹底斬除某一世家勢力,震懾給其他人看,并以防其后代居心不軌意圖叛亂。《孟子》就曾經提出過「殺人之父者,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子者,人亦殺其子」。凡是沒有斬草除根的大家族,往往會給統治者帶來禍患。

其中伍子胥就是典型的因為滅族不徹底而反殺楚王的代表。

公元522年,伍子胥一家受奸人挑撥離間,及父親和兄長都被出平王殺害。臨走前,伍子胥的哥哥伍尚告訴他「父親如今受楚王脅迫召我們倆兄弟前去,但此去必然是為了斬草除根,為今之計只有你逃到他國,借他國力量來洗刷父親的冤情。」

伍子胥嘗試拉著哥哥一起逃跑,但哥哥拒絕了他,選擇只身赴死。之后他被迫逃亡至吳國,在公元506年,孫武打入楚國城內后,伍子胥也終于有了得以報父兄之死的機會。在《史記》中介再到伍子胥,再進入楚國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尋找楚平王的陵墓。但由于楚平王害怕死后有人蓄意尋仇,挖掘他的墳墓,便將修筑陵墓的工匠全部殺掉了。

不過好在他終于找到了一個僥幸逃脫的陵墓工匠,并在他的帶路下找到了楚平王的墳墓。伍子胥將楚平王陵墓掘開,并拖出了他的尸體,然后用鞭子抽打了近300下才消停。盡管伍子胥鞭墳這一事件遭到了后人的批評,就連司馬遷都覺得他 「怨毒之于人甚哉」,但這給后世帝王了一個強烈的警示。

比如唐朝時期的法律規定 謀反罪在判刑時,要按照情況區分。對于那種聲稱自己要謀反但并沒有做出確實行為的,就當做擾亂社會治安進行處罰,會被判處絞刑,但家屬不會因此受到牽連。而第二種情況則是有證據證實了他謀反的行為,但沒有造成嚴重后果的也只是本人受刑。

只有對于那種大逆不道并危害了君王專政的犯人,才會誅殺他的父親和犯人自身。從這里來看,唐朝的皇帝對于誅殺九族的嚴重性還是清楚了解的。

宋朝也同樣如此,不會因為謀反而施以嚴刑。只有明朝時期,對這種行為管制的較為嚴格,比如明末的袁崇煥就因為謀反給了謀叛的罪名處死。 其實實打實的算,歷史上真正誅殺九族的行為并不多。

比如隋朝末期,隋煬帝不顧眾人反對意圖出征高句麗,命令楊玄感押運糧草,卻沒想到楊玄感借機發動叛亂,并號召了十幾萬的人同他一起。但很快這場暴動就被沈陽帝的軍隊給壓制住了。而發起人楊玄感也深知自己難逃一死,為此命令他的弟弟殺死他。沒有親手誅殺楊玄感的楊廣余怒難消,便借此機會誅殺了楊玄感的九族。

犯人為何不逃跑?

那些被株連九族的大臣,他們的家人之所以不逃跑要歸結于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就是 古代消息的傳播速度遠不及今天,倘若是今天犯罪或臨時出事,那些犯罪分子將第一時間通過各種方式和對接的人進行交流,并能夠保證在階段的時間內逃跑成功。但古代交通工具都不發達,傳信速度更是慢極。

而且最為高效的通訊方式往往只有朝廷能夠調控,比如通過暗衛或密道等方式。而且大臣被定罪后往往消息不會第一時間傳播開來,當決定捉拿罪犯之后,他們的親族也會同一時間被抓捕,消息也由前來抓捕的官兵所帶來, 人都是迷糊狀態,更遑論逃跑。

對于那些相隔距離較遠的親族,雖然能夠因為地理距離的限制有一定的逃生時間,但問題同樣出在消息的接收上。 由于相距較遠,因此兩家之間平時的聯系也不會特別緊密,在一方被抄家后,另一方也很難迅速地接受到消息,只能坐等大禍臨頭。

第二個原因則是由于古代人們往往聚集于一起,受同一宗族管轄, 異鄉人或來歷不明的人都會受到人們的忌憚。除此之外, 古代社會的戶籍制度也十分嚴格。由于幅員遼闊,交通又不發達,所以, 人口流動并不大。統治者為了更好的管理人民,也定下了嚴格的規章制度。通常每個縣都會有戶部專門記錄該縣人口總數及其流動情況,既為了防止流民亂竄,也有利于招兵買馬,收稅納賦。

總之,每個人的身份同現在差不多都被登記在戶籍地的管理處,到漢朝時,姓名,外貌和職業也都有詳細的記錄,便于發生重大案件時官府的查房以及人口流動或死亡時進行核對。 在沒有上報官府私自逃離戶籍地或者隨意遷徙的情況下,這類人員通常就會被判成黑戶。

因此,對于那些被牽涉到誅九族的人來說,他們一要逃避官府的追捕, 縱然僥幸逃脫也難以找到生存的地方。除非逃到荒無人煙之處,但到那個時候,生存同樣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此話本里時常出現那些逃避官府追捕的人,往往會落草為寇,以此謀生。

第三個原因則是因為誅殺九族并不是要誅殺九族內的所有人員,與那些有著直系血緣的男子,往往是會遭受到誅殺,但他們的妻兒姊妹往往會留下一命,將其充作官奴,他們的財產也會被充公。 漢朝開始講究儒學治國,因此對于女性并不會有過多追究,以此來顯示君王的仁德之心。

最后就是對于很對文臣來說, 忠義之氣要遠大于生死。有些人可能是因為諫言觸怒皇帝而遭受刑罰,這種情況下,他們會為了證明給世人看看自己的決心, 即使是有機會逃跑,也絕不會真的潛逃

畢竟數十年的讀書生涯和教化中早就讓他們抱著「武死戰,文死諫」的態度了, 甚至會以此為榮,比如明朝時期許多文官就通過諫言來觸怒皇帝,招來一頓板子,但之后他們往往會成為讀書人的追捧對象。

誅族的歷史

關于誅族的歷史最早要起源于夏朝,《尚書》中記載,夏朝的將士們在出征之前都會被集中到一起進行訓誡,通常是警告他們嚴格遵守軍隊命令和戰時任務,對于違逆者,將會被處以死刑甚至連坐到其子孫。 這是關于族刑在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記載。

既然夏啟和商湯這樣賢明的君王都開啟了這樣的先例,那麼后世的統治者更是以此為由管制部下。夏啟時期,在誅族這一刑法上沒有明確的法律文書,也沒有真正的誅殺全族的案例。 殘暴狂虐的商紂王執掌大權時,也僅有「誅殺家人」的情況,并沒有滅族的情況。

到秦朝時,他繼承了戰國時的法制體系并在此基礎上重新調整,使得法律體系更為完善。《史記》中記載道:「文公二十年,初有夷三族之罪」。所謂 「夷三族」指的是誅殺犯人的父母,兄弟和妻子。張岱也說過子秦文公開始有了族誅的法律,而從公孫鞅開始有了連坐的情況。

已經有了夷三族的情況,後來便有了誅七族、九族、十族的案例。歷史上,著名的故事荊軻刺秦王中, 荊軻的下場就是被秦王誅殺了七族。誅九族的案例在歷史上并不多見,畢竟作為一項極具威懾力的懲罰,也會遭到許多人的反對和反抗。 而至于誅十族,在歷史上也僅有一次。

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逝,朱元璋的兒子朱標因為早逝無人繼承皇位,便任命朱標的兒子子朱允炆即為。但他上任之后的一系列行為嚴重影響到了其他皇室子弟的權利,因此,在燕王朱棣帶頭造反下,發動了 「靖難之役」,終于在1402年奪下了侄子的皇位。

皇位到手后,要想將其坐穩且坐的心安,第一件事便需要穩住朝中人和讀書人的口風。因此,朱棣便要求當時有名的賢儒 方孝孺來為他寫登基詔書,以此壓住那些反對的話語。 但想讓方孝孺聽話,同樣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作為明朝開國文臣宋濂的學生,他繼承先師的教導專心為治理輔助大明朝的君王而努力。

在建文年間,方孝孺曾擔任過建文帝的太傅,也掌握著朝中的重要職權,甚至還曾推行過一系列的改革。而朱棣最大的問題就是皇位來的不干凈,縱然朱允炆沒有成為一名好君王的能力,但他的皇位是受正統理法支持的,就沖這一點方孝儒也會盡可能的輔佐好這位君王。

更何況在靖難之變的時候 方孝孺還曾親自寫下了絞殺叛賊朱棣的文書,兩人之間早已是你死我活的情況。如果不是朱棣手下的謀士姚廣孝勸誡他不要殺死這位 「天下讀書的種子」,估計早在朱棣成功上位之時可能就將方孝孺殺害了。

方孝孺被朱棣叫到大殿命其寫昭告文書,但鐵了心效忠前朝的方孝孺不顧朱棣的威脅,竟然穿了一身白孝衣就堂而皇之的來到了殿前,并痛哭流涕地為建文帝申訴冤情。

朱棣為了達到目的,起初還假意上前安慰,并好言好語的哄著方孝孺寫下文書。眼見他提筆就在白紙上龍飛鳳舞地寫,朱棣高興地捧起來就看,卻只見 「燕王篡位」四個大字。

氣急敗壞的朱棣惡狠狠的威脅道:「很好,你就不怕朕誅你九族」。而方孝儒則更加硬氣的說道: 「別說誅殺九族,就是十族,我也不怕!」朱棣聽即此言,氣的幾乎渾身發抖,于是直接下令滅他十族。可在此之前只有滅九族的先例,為此在朱棣登基后的第八天,他就在方孝孺九族的基礎上,又算上了其同門和朋友, 共計獲罪者高達兩千多人。

好在這種慘無人道的處罰在1905年被清廷廢止。新中國成立后,刑法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社會制度也不再允許這種殺戮的屠刀揮向人民。雖然說并不是每個朝代的皇帝都會對罪臣誅殺九族,但歷史上因為這種刑罰而無故遭受牽連的人才是真的無處申冤。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