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舜宗堯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蒼生?不知福起蕭墻內,虛筑防胡萬里城。」
關于秦始皇修筑萬里長城,后人對他的評價功過不一,不過小編認為對于秦始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畢竟萬里長城現在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古人創造的奇跡,世界各國對它贊賞不已;另一種說法便是軍事上的保守軍事觀念,它是歷朝歷代遭受游牧民族侵略的關鍵。而且這種想法占據主導地位,那麼長城高7.8米究竟有何意義,西方人為什麼說:把我們害慘了。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明長城全長8851.8米,不過古代的長城不光明長城還有秦漢長城(各在1千米左右,總長2.1千米)。現在的長城已經成為旅游勝地,而且許多外國人在城墻上亂涂亂畫,到處扔垃圾,讓人唏噓不已。沒有人指責他們不環保,反而是中國人罵自己的同胞在國外不環保。這正是:「漢兒盡做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
而長城高7.8米,它究竟有何意義,為何西方人會說,把我們害慘了。當初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為了抵抗草原匈奴人的入侵,花10萬民工修建長城,在那沒有任何機械的的情況下,完全憑借人工來完成如此宏偉的建筑,可以想象他付出的代價有多大,然而他的做法卻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如果把秦始皇所筑長城看成一個古董,僅供人欣賞再無別的意義,那便是大錯特錯,因為長城就像一座堅固的城堡一樣,堡內四季如春,五谷豐登,人民安居樂業。
而長城外卻是風沙連連,草原上的人完全無法掌握它的變化,因此在游牧民族沒吃沒喝的時候,便會大規模地向中原內陸搶劫他們所需要的東西,而長城的修筑,不但可以從制高點上瞭望到他們的動向還可以阻止他們直接進入中原,然而西方人卻因為長城倒了大霉,當這些匈奴胡人在中原碰壁后便向歐洲,西方國家撒氣,并且成為征服西方的勝利者。他們在阿提拉的率領下,西遷匈奴東征滅掉了一個個國家。
甚至于公元452年攻下西羅馬帝國首都拉文納,趕走了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讓西羅馬帝國名存實亡。因此匈奴人被稱為「上帝之鞭」。那些在長城下的失敗者在歐洲一帶燒殺搶掠,歐洲人因懼怕他們的原因便把整個中國都稱為「黃禍」。所謂的「黃禍」也就是西方人認為白色人是最尊貴的人種,而黃色人卻是最劣等的人種,因此鼓吹「黃禍論」。由此可見因為長城給他們帶去了多麼深重的災難。
因為長城不光是歐洲人間接受害,印度人同樣遭受災難,當他們在長城下挑戰失敗后便去挑戰中亞,中亞失敗后又會分成二路,一路往歐洲,一路往印度半島跑,而印度文明大多都是在長城下的失敗者而建立的,比如西方號稱「戰無不勝」的十字軍,就被郭侃帶得蒙古大軍打敗了,因而西方人對長城很惱火,他們認為因為長城,他們才深受其害。而我們自己因為長城的庇護,緊緊守住了自己的幸福,這才是7.8米高的長城的真正意義。
所以秦始皇被稱千古一帝也是實至名歸,不論是什麼事,它都有兩面性,正如禍兮福之所依一樣,不知你認為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