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人物被殷墟甲骨證明真實存在,為商建功,因女人被害

小酱 2023/01/04 檢舉 我要評論

在河南安陽的殷墟,曾出土了成千上萬的甲骨,而上邊的卜辭成為研究商朝歷史的寶貴材料。而正是其中的幾塊甲骨,驗證了一個正史中不存在的先王,一個僅僅出現在《山海經》和屈原詩集中的人物是真實存在的。

一塊帶有祭祀王亥卜辭的甲骨

據《詩經》和《史記》記載,有娀氏女子簡狄吞玄鳥蛋而生契,契就是商人的始祖,因此商朝人把玄鳥做為圖騰崇拜。在殷墟的一些甲骨中,果然發現了大量的玄鳥圖案。

只要有「王亥」出現,就會有玄鳥圖案相伴隨

最重要的是,一名叫「王亥」的尊者始終和玄鳥形影相伴。他是受祭祀最隆重的商朝先公,武丁用祭天的規格祭之,動輒使用五十頭牛,可見其在商人眼中的崇高地位。不過,翻遍史書,尋遍商朝的歷史,也沒有發現這位「王亥」的蹤跡。他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王亥在甲骨文中被稱為「高祖」,祭祀規格極高

但也并非沒有一點線索。據中國上古奇書《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因民國」的王亥善于馴化牛,并把自己的一群牛托付給有易國,但不想有易國君見財起意,殺了王亥,搶走了牛群。當然有易國民也付出了代價:被商人擊潰后,他們連夜潛逃,最終在野獸出沒的荒蠻之地定居、建國,改名為「有搖國」。

《山海經》中因民國和王亥的繪圖

還有另一條線索,屈原在長詩《楚辭·天問》中也提到過這個「王亥」。文中不但講述了王亥在有扈國(即有易國)牛群被搶的經過,而且揭出了一個驚天的秘密:王亥之所以被除,是因為他在異邦和一名女子發生了奸情。

古籍顯示,王亥一行人趕著牛群去有易部落貿易

這是一件疑點重重的桃色兇案。《天問》中透露:晚宴上,王亥當眾秀起了自己的盾牌舞,被一名體態豐腴的有易女子(一說有易國君之妻或之女)看中。王亥不堪誘惑,結果事情敗露,被有易國君處治在床榻之上。

王亥之亡竟是因為男女之情

而王亥的胞弟王恒經苦苦哀求才得以脫身回國,他們趕來的那些牛自然成了有易國君的「精神賠償」。後來,王亥的兒子上甲微攻滅有易國,為父親報了仇。

甲子微終為父親王亥報仇雪恥

不過,在屈原的這首長詩中,還爆出了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事實:「眩弟并淫,危害厥兄」。當時和王亥一起到訪有易國的胞弟王恒,居然也和那名有易女子有染!怪不得有易國君會大發雷霆,這在當時,也絕對是違背傳統和不能容忍的丑行。

王恒隨著自己的親哥哥王亥到訪有易國

但是,我們覺得:地理異志類古籍《山海經》帶有神話色彩,而屈原的《天問》難免沾染詩歌的浪漫主義,似乎都不足信。直到戰國魏安釐王墓出土的一組竹簡,才打破了這段歷史的寧靜。

西晉時期的一名盜墓賊挖出了一部珍貴的史書

這是成書于春秋時代的《竹書紀年》,它清晰地記載了王亥事件的前后經過:夏帝泄十二年,殷候「王亥」在有易國(今河北易縣)因[淫.亂]被殺,其余人放歸。四年之后,王亥之子「上甲微」率軍討伐有易,最終滅其國,殺國君綿臣。

王亥被有易國君處治后,其牛羊被侵吞

現在看,《竹書紀年》絕對算得上是一部比較嚴肅的正史,雖然在記載細節上和《山海經》、《天問》略有區別,但重要情節完全一致:「事發有易國」、「禍起[淫.亂]」、「死于綿臣之手」,以及「上甲微的復仇」......尤其是這起事件的被害人和主人公,都是「王亥」。

《竹書紀年》上的許多記載和現行歷史不同,但有很多內容被證真實

但是,「王亥」在其它的歷史文獻中卻無一星半點的記載。史學巨著《史記》對商朝的先公都有很明確的記載,但并沒有「王亥」這個人。

《史記》對商王的先祖和先王世系有詳細記錄

按《天問》和《竹書紀年》的說法,「上甲微」是子亥之子。而在《史記》的商朝先公世系表中,確有「微」(上甲微)在列。不過,表中的「上甲微」明明是「振」之子,而非「王亥」。因此,史學界對「王亥」的存在普遍持否定的態度。

據《史記》記載,上甲微的父親名「振」,而非「王亥」

直到安陽殷墟的甲骨文出土,考古專家們才從一堆甲骨中找到「王亥」的名字。王亥是夏朝時期商部落的第七任首領,他正是《史記·殷本紀》中記載的上甲微之父「振」,「振」只是「亥」的別稱。

帶有王亥二字的甲骨文卜辭(殘缺)

「王亥」不但確實是商朝的先公,而且在商人心中占據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在甲骨卜辭中被稱為「高祖」這一尊貴廟號的只有三人:商族的始祖契、商朝的建立者湯和「王亥」,而且,只有他的名字才配和玄鳥同書。

從甲骨卜辭可以看出王亥受到后人隆重的祭祀

他為何在商朝人的心目中如此崇高呢?據專家對甲骨文的研究和史料的考證表明:「王亥」在位期間,發展壯大了商族的畜牧業。并運用牛車作為運載工具,與各部落進行貿易活動,有效解決農牧產品的過剩,使商族迅速強大,并開創了易物商業的先河。因而被后世尊為中國畜牧業和商業的始祖,這也是「商人」一詞的由來。

王亥開創了原始的畜牧業和運輸業,并把「商」業發揚光大

《史記》表明,王亥死后的繼承人為其子上甲微,但殷墟甲骨文卻顯示,王亥死后卻由其胞弟王恒繼位,之后才傳位給上甲微。這就更使得《天問》中記載的「王亥事件」披上了一層陰謀論的陰影,而最值得懷疑的兇手,成了事件的另一名主角王恒。

長期以來,王亥的弟弟王恒陷入了「陰謀論」中的主角

很多學者對屈原《天問》中的「眩弟并淫,危害厥兄......」等內容有另一種解釋:有易氏首領綿臣之妻私通王亥,卻遭到王恒的嫉妒。于是王恒聯合一名衛士,趁王亥大醉而用斧頭將其暗害。綿臣得知此事后,立即侵吞了王亥的牧人和牛群,然后將王恒趕出有易國。

殷墟甲骨文洗清了王恒是陰謀論的始作俑者的冤屈

但是,歷史不容杜撰和假設。經後來出土的甲骨文記載,王亥確被有易國君所害,而非王恒,更確認了上甲微害死有易國君為父報仇的史實。

記錄王亥被殺于有易的甲骨文

本來一段連《史記》都沒有記載的歷史,其線索卻零散出現在一本古代地理異志和一首詩歌之中。而一千八百年前出土的《竹書紀年》和九十年前出土的殷墟甲骨,卻揭開了那段歷史的新篇章。

位于河南商丘的王亥銅像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