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帶明代玉璧鑒寶,不料店主當場破口大罵,專家氣得憤然離場

小酱 2022/12/16 檢舉 我要評論

女孩帶明代玉璧鑒寶,不料店主當場破口大罵,專家一氣之下憤然離場。

這是怎麼回事呢?鑒寶現場究竟發生了什麼?女孩帶的這件藏品價值如何呢?

今天來鑒寶的這位女孩就有一個癡迷于玉器的老爸。

據女孩介紹,她爸爸是一位典型的玉癡,非常喜歡收藏玉器,只要力所能及,不管天南海北,國內國外,他都想方設法將心儀的玉器收入囊中。

而她帶來的這件玉器就是她爸爸的得意藏品之一,她爸爸平日里看這件藏品的時間比看她都長。

而這件比女孩還要好看的玉器是一個螭龍紋的玉璧, 高22厘米,寬18厘米,玉璧的直徑為9厘米,是她爸爸當初花了18萬元買的。

這次她之所以帶著這件玉器來鑒寶,就是想讓專家幫忙鑒定一下真偽。

那麼這件玉器究竟有何來頭呢?

仔仔細細地查看一番后,專家直言,這件玉器是一個硯屏,屬于一件極具觀賞性的小型屏風,一般由屏框、屏芯以及屏座3個部分組成。

而中間的玉璧正面采用減地浮雕的方法雕刻了一大一小兩條螭龍,寓意望子成龍,背面雕刻了谷紋和云紋兩種傳統裝飾紋樣。

整塊玉璧的玉質都是和田玉,光澤柔和,油性很足,整體粗狂而不失細膩,是一塊貨真價實的明代仿戰漢螭龍紋玉璧。

得知是真品后,女孩非常開心。

隨后現場的兩位古玩店店主也對這件玉器贊不絕口,分別給出了18萬和30萬的估價。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位姓宋的店主卻給出了不一樣的看法,他說這件玉器根本不是真品,而是產自創匯時期的一件工藝品。

宋店主提及的創匯時期指的是從1949年到1966年間以及1972年到上個世紀80年代初這兩個階段。

為了支援國家建設,國內制作生產了很多傳統工藝品用來出口換匯,被稱為出口創匯期。

這些工藝品基本沿襲了民國時期的風格,線條呆板,遠不如明清時期的流暢,極具現實審美風格。

所以宋店主給的報價只有3萬元,并給出了自己的解釋,稱 這塊玉器上有幾道鋸齒狀的陰刻線,只要用放大鏡一看就能看出來

怕大家不信,他還專門用微拍鏡頭拍下了其中的細節,并說得振振有詞。

直言古代的工具根本刻不出鋸齒痕的痕跡來,他認定這件玉器一定是由現代的電動工具高速旋轉雕刻時留下的痕跡。

除了鋸齒痕之外, 宋店主還質疑這塊玉的光澤也有問題,認為這塊玉的表面被施了蠟,根本沒有出過土,說著說著就要拿他的另一件工具刮玉器上面的蠟。

宋店主的這番操作可把女孩嚇壞了,可別把我爸珍藏的玉器給刮壞了。

還是專家說沒有大礙后,女孩才心下稍安,等刮出一小塊以后,宋店主繼續侃侃而談。

就在這個時候,先前給出30萬估價的那位店主也湊到了跟前,而且店主一上來就破口大罵。

當眾指責宋店主是在胡說八道,一時間,兩位店主就在鑒寶現場爭執不休。

這個場面讓所有人都始料不及,而且就在場面一片混亂的時候,在場的一位資深專家認為這與學術氛圍完全不符,一氣之下憤然離場。

那麼對于宋店長的質疑,現場的專家會作何解釋呢?

專家首先肯定了宋店主鉆研玉的精神,隨后專家就話鋒一轉,認為宋店主對玉器制作工藝方面的認知存在誤區,忽略了時代大環境,只揪住一點細微之處大做文章,以偏概全地得出自己的謬論。

時代決定了,相同審美的紋飾會在不同的器物上有相同的表現。

同樣的,一件玉器上面有一些看起來似是而非的紋飾也是很正常的情況。

畢竟明代的玉器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在這段歲月中,除了玉器原有的那些痕跡之外,它不可避免地也會增添一些斑斑駁駁的痕跡。

就算是玉器表面的蠟也根本說明不了什麼,也很有可能是后來的人為了保護玉器而施加上去的。

專家話里話外的意思很簡單,有沒有新的痕跡和新的蠟并不能決定一件玉器是否是新的。

這時候,質疑宋店主的那位店主也一針見血地指出, 出口創匯期制作的工藝品玉器使用的玉根本不是和田玉,而是地方玉或者岫巖玉,女孩帶來的這件玉器是明代玉璧是不容置喙的事實。

如果宋店主非要質疑的話,那麼只能說明宋店主對玉的了解,對玉的研究水平非常一般。

另一位店家也看不過去宋店主的做派,犀利地指出,老拿放大鏡說事的人都是外行人的表現,內行人根本不會這樣做。

而沉默許久的一位專家也指出, 玉器表面的那些痕跡也根本不是現代電動工具雕刻時留下的,就是直接拿刀刻出來的

想要鑒別玉器表面到底有沒有蠟,方法也很簡單,回家后拿一塊毛巾蘸點兒開水擦一擦玉器,如果擦過后玉器表面光澤不變,就證明沒有蠟。

既然是真品,那麼女孩帶來的這件玉器究竟價值如何呢?

專家最終給出的估價是28萬,比兩位店主給的估價都要高

這個結果讓女孩心頭的大石頭徹底落了下來,她爸爸收藏這件玉器還真是收藏對了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