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前些年有這麼樣一件事,有一位老人由于生活貧困,便想將祖上留下來的傳家寶賣掉來解決溫飽,誰曾想這個傳家寶經專家鑒定后竟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所賞賜給老人祖上的一把寶刀。
專家了解后便急忙勸阻并讓老人上交國家,可沒想到老人很生氣的表示他們無權干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這位老人來自河北,住在一所偏遠的小村莊,幾乎大半輩子都生活在貧困之中。家里經常是吃了上頓顧不得下頓,再加上又經歷了干旱天災,種的莊稼也幾乎是顆粒無收。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老人行動也開始有些不便,老伴早年走了,再加上家中還有多個孩子要讀書上學,負擔也日益增重,老人早已被壓的喘不過氣來了,可都這把年紀了哪還能出去干活呢?
于是老人便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祖上留下來的「傳家寶」,實在走投無路下才出此下策想著把它拿出來賣掉以貼補家用,不然連自己都養不活,更別說孩子了。
當晚老人輾轉反側睡不著,這麼重要的傳家寶到他這一代就要斷了,老人雖然內心十分愧疚,但望著家里連飯都吃不飽的家人,老人還是毅然決然的下定了決心。
那這個「傳家寶刀」又是從何而來呢?原來啊,老人的祖上曾是宮廷的一名帶刀侍衛,後來成了溥儀的貼身侍衛。溥儀小的時候特別喜歡玩耍,尤其喜歡小動物之類的。
我想這也和他常年都待在皇宮中有一定的關系,在當時宮廷也不是隨便進進出出的,小孩子在熟悉的環境中待時間長了對外面的一切都抱有一顆好奇之心。于是每次有人外出時,溥儀總是會吩咐他們帶一些小動物進宮,好生飼養它們,以此為樂。
有一次溥儀在逗一個公山羊玩耍時不小心踩到了公山羊,沒想到竟將山羊激怒了,直接朝溥儀的方向沖撞了過來,這下可把小溥儀給嚇壞了。說時遲那時快,一名帶刀侍衛飛奔過來直接一把抱起溥儀,并且將山羊放倒在地,成功救下了小皇帝。
然而也就是這個舉動得到了溥儀的認可,當著大家的面賞賜給了他一把寶刀,老人的祖輩在這宮中服侍了這麼多年,對于這種寶貝的東西,雖然不知道具體什麼來歷,但可以保證肯定價值不菲。
寶刀的刀柄與刀鞘都被一層黃金所鑲嵌,整體呈現出一種有年代感的暗黃色,刀柄上刻著精致的花紋,湊近些看可以看出是龍的圖案,刀上還刻有「宣統御賜」四個大字,似乎在顯示著它的至高地位。老人的祖輩十分珍惜這把寶刀,隨身攜帶。
不久后辛亥革命爆發,溥儀也不得不退位,老人的祖輩也回到了自己家鄉,除了每月的賞銀,這把寶刀也就成了自己家中唯一值錢的寶貝。
為了防止家道中落老無所依,先祖將這個寶刀封存起來并吩咐下一代一定要好好傳下去,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現在到了老人手里。
其實老人本身也是不想把這極其珍貴的寶物賣了,可家里實在是走投無路彈盡糧絕,萬般無奈下才做了此決定,他聯系各方出手這個寶貝。
眾人聽到此消息后,社會各界的收藏家、文物商都趕過來想要購買寶刀,文物局的專家也連夜趕來。
經過驗證后,確定了這一寶刀是貨真價實的御賜寶刀,即使經過了這麼多年歲月的洗禮,專家退下了羊皮中包裹著的刀鞘,稍微擦一擦便光亮如新,開了刃的一面鋒利無比,散發著陣陣寒光。
面對著如此珍貴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寶物,專家便希望老人把寶物無償上交給國家,為國家的歷史鑒定事業作出貢獻,可另一方面,許許多多的文物收藏家都表示愿意以高價來購買此寶物,一時之間該寶刀的價格一漲再漲。
老人本身的目的就是為了把賣寶刀的錢來養活家庭,倘若就這麼上交給國家,那自己的家庭怎麼辦呢?不管專家們怎麼勸阻,老人都不愿意拿出來,最后還很生氣的表明這是自己的東西,除了自己都無權干涉,
後來專家們也提出了如果寶物上交國家,可以相應地贈送給老人一些獎勵,可得到的還是老人的拒絕,雖然專家們都不滿老人的做法,可他們的確無權干涉,無奈專家們只能無果而歸。
既然專家們都勸阻無果,那些收藏家們也自然都開始興奮起來,他們就有機會了,紛紛報出自己能出的最高價,老人家幾乎每天都站滿了人,經過老人一次又一次的權衡,最終將寶刀以9萬塊錢賣給了一名文物收藏家。
9萬塊錢放在現在可能不算很多,但在當時鍋都掀不開的時候,這錢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老人拿著這9萬塊錢給家里人該治病的治病,該上學的上學,家人的情況也的確好轉了不少,老人的目的也達到了。
有很多人聽說此事后,都發表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覺得老人的這種行為非常可恥,他們大肆批判老人的行為,認為老人太自私了,畢竟這把寶刀本來就是國家的東西,本來就應該無償上交給國家,怎能成為私人買賣的東西呢,這無疑是對歷史的一種褻瀆。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認為老人的做法情有可原,畢竟老人自己家都已經這麼可憐了,倘若連這個寶物都沒有了,那家庭就真的生活不下去了,在飯都吃不飽的情況下,這麼做我們也應該給與理解。
換而言之,這個寶物是老人通過正規途徑獲得的,是被賞賜從祖上流傳下來的東西,而并非以倒賣或者盜竊等不正當手段得到的,自然就有處置手中寶物的資格,不賣也是老人的權利,再換一種角度想,老人的祖祖代代都在守護著這把寶刀,也不可能是一點感情都沒有,沒有功勞也有苦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