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之中,曾出現過無數戰斗勇猛、軍事才能優秀的將軍。
即便是在劣勢情況下,這些將軍依舊能夠沉著冷靜地指揮作戰,并取得最終的勝利。
為此,不少民間創作者在用文字紀念這些將軍的同時,也通過自己的想象描繪了更多關于這些將軍的故事。
以《三國演義》中的關羽為例,歷史原型雖然也是東漢時期的猛將,但像小說之中「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以及「單刀赴會」等故事情節,都并非真實。
只不過《三國演義》實在太深入人心,再加上后世的統治者有意抬高關羽的地位,因此人們對于關羽的印象自然越來越深刻。
而除去對原型人物過度神話之外,一些作者還虛構出了一些歷史名將。
明明子虛烏有,但由于相關文學作品的影響力太大,所以很多國人依舊信以為真。
首先是李元霸這個角色,相信大家一定都十分熟悉。
在一些隋唐類題材的小說以及影視劇之中,李元霸都是當之無愧的隋唐第一猛將。
尤其是李元霸所使用的武器——擂鼓甕金錘,同時期的武將根本難以抵擋。
作為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生下的四個兒子,李元霸本身的身份也算是十分特殊,并且出門在外一直都有自己的三哥(李世民)照顧。
可多是為了平衡小說設定,李元霸雖然個人戰力舉世無雙,但其智力卻堪堪只有六歲兒童的水平,對很多事情都無法了解。
清代小說《說唐演義全傳》中就曾提及:
「力大無窮。兩臂有四象不過之勇,捻鐵如泥,勝過漢時項羽。一餐斗米,食肉十斤。使兩柄鐵錘,四百斤一個,兩錘共有八百斤,如缸大一般。」
也正是因為這段描寫,所以不少人一直將李元霸與霸王項羽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很多人都想知道兩人究竟誰更強一些。
只是深究歷史,隋唐年間哪有這麼一號人物。
如果僅憑一人之力就能夠抵擋百萬大軍的話,李家想要奪取天下,又哪里還會有那麼多麻煩。
因此,有關李元霸的故事,只是后人的想象而已。
其次便是秦瓊的表兄弟羅成,雖然在相關小說之中常以一桿寒槍就殺的敵軍心驚膽戰,可真實歷史中是否存在這個人,誰也沒有辦法給出答案。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羅成最早出現在國人視野之中,應該是明朝萬歷年間的民間小說《大唐秦王詞話》,此后又被借鑒到其他小說作品之中。
每每看到銀甲銀槍的羅成,不少人都不免將其與常山趙子龍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只是不僅在小說之中,羅成中蘇定方計謀,最終英年早逝,于20歲戰死于周西坡淤泥河。
在真實歷史之中,也并不存在這個人,唯一可能的羅士信,也在公元622年的洛水之戰中城破被俘,最終被劉黑闥所殺害,兩者的人生經歷并不相同。
還有就是被賜「天下第一橫勇無敵」金牌的宇文成都,作為隋唐十八位英雄好漢之中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他的個人戰斗力僅次于李元霸而已。
可以說,如果沒有李元霸這個「漏洞」一般的設定,宇文成都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猛將。
特別是四平山之戰中,排名第四的雄闊海、排名第五的伍云召以及排名第六的伍天錫三人聯手,竟然都不是他的對手。
直至耗費了宇文成都大量體力以后,排名第三的裴元慶才終于將他擊退。而類似情節上一次出現,還是《三國演義》的「三英戰呂布」。
只是在真實歷史之中,宇文成都同樣不存在。
后世學者多認為,這只是為了讓小說故事更有情節性,所以專門設計出這樣一個人物。
否則瓦崗寨全是英雄好漢,「反派」還拿什麼抵抗。
最后一位同樣是唐朝年間的名將,薛丁山。
甚至在曾經一部十分火爆的電視劇《薛仁貴》結尾,還專門標注字幕表示薛丁山在學成武藝歸來以后,成功救援自己的父親,并再一次將突厥軍隊打的大敗而歸。
可事實上,歷史之中并沒有薛丁山的存在,薛仁貴雖生下一子,但其真名叫做薛訥,此人不善言語,作戰沉著。
越是緊張危機的時刻,薛訥越是沉著冷靜,同樣為唐朝建立了不少戰功。
我們可以將薛丁山的出現看成是作者從薛訥身上汲取的靈感,但絕不能將二者真正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