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猛強悍的蒙古勇士,為何會敗給了身材矮小的日本武士?

小酱 2023/03/07 檢舉 我要評論

自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落,并陸續滅掉周邊眾多小國之后, 作為後來的蒙古可汗就紛紛把偏安一隅的南宋,當成了最后的目標。

元世祖忽必烈自1260年定都上都之后,延續父祖輩的傳統,一直將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針對南宋的戰場上。

為何出兵日本?

但令人奇怪的是,在1270年,在與宋仍處于膠著的戰事中,忽必烈卻突然抽出兩萬多人,跨海發起了對日本的攻擊

有人說忽必烈是因為日本沒有向他納貢;也有人說是他派使者前往讓日本歸順大元,不僅被日本直接拒絕,還殺了使者。

更有甚者,說忽必烈大概也曾聽到過秦始皇派人出海尋求長生不老藥的傳聞,可能揣測并覬覦日本島上的不老仙藥,所以才攻打日本。

不管因為什麼原因,或基于什麼考慮,忽必烈出乎預料地對孤懸海外的日本發起了進攻, 在日本的歷史上,元世祖忽必烈的這次出兵被稱之為「文永之役」

忽必烈決定向日本出兵的1270年,嚴格地來說,元朝還沒有真正建立。自蒙哥在攻宋時死在四川之后。

忽必烈與阿里布哥便開始了汗位之爭,這場內斗最終便形成了蒙古汗國分割的局面。

阿里布哥控制北方與西北大片區域,而忽必烈則控制中南宋與阿里布哥中間的北部與中原地帶。

在這種形勢下,忽必烈往北面對的就是阿里布哥與自己的族人,他知道這種內斗最終只會兩敗俱傷,而他最理想的出路就是往南滅南宋,變蒙古汗國為中原王朝。

正是基于這種戰略考慮,忽必烈在他有生之年,關鍵的擴張目標一直是向南

當然忽必烈的野心不僅是南宋,其骨子里的領土擴張意識,讓他不會只關注南宋,在與南宋膠著的長達十多年的戰爭中。

他同時還向東向西出兵,西面就包括了緬甸、越南、爪哇等地,而向東,當時的高麗已經被他征服,剩下的也只有海上的島國日本了

所以,忽必烈發起對日本的進攻,只是他擴張領土必然抉擇,并非像傳說中的那樣,因為日本不納貢,或是覬覦日本可能存在的長生不老仙藥等等。

至于忽必烈向日本派遣使者,勸日本歸順,這倒是很有可能。

至于日本,自唐以來,與中國的關系一直算是比較密切的,往來也十分頻繁,即便到了宋,這種關系雖較唐時稍弱,但兩國還是一直保持著較良好的邦交關系。

後來因為蒙古的興起,北宋滅亡,北方大片國土紛紛落入蒙古汗國之手,日本與宋的往來因為地理的割裂,也就被阻斷了。

對于日本來說,蒙古汗國也好、忽必烈的中統也好,都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權,日本向來崇尚的是中原漢文化與華夏文明。

而且當時的局勢,忽必烈與南宋還處在膠著對抗的階段, 日本對忽必烈的認知并不多,也不會貿然與忽必烈建立什麼真正的邦交關系

至于忽必烈想讓日本歸順,對于一直處于海上島國的日本來說,他們雖然一直內戰不斷,但在天皇大一統的族群意識下。

在從未被其他國家派兵攻打的情況下,自然不會輕易受降并接受忽必烈的統治。

而野心勃勃的忽必烈,哪怕是一個彈丸小國,以他的風格,也絕不會輕易放棄對其領土的占有,更何況對于身處大都的忽必烈來說,日本雖然處于海上。

但真正的距離并不遠,連幾千里之外的緬甸與越南他都不愿放過,更何況身邊的日本島國。

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忽必烈出兵日本也就不足為怪了。 而且,忽必烈及其父祖輩在戰場上的順利與急劇的領土擴張,讓他自然與不會把一個小小的島國放在眼里。

更何況,與日本隔海下望的朝鮮半島此時已是他的囊中之物,攻打日本雖說跨海,卻也僅是一步之遙的距離。

對于1270年的忽必烈來說,主攻的對象南宋,雖看起來疲弱,但卻是久攻不下,他對南宋的心態也從速戰速決,變成了持久戰。

在這種思路下, 忽必烈只需要一部分的兵力能夠牽制與消耗南宋的力量即可,他完全可以抽出多余的兵力卻進攻日本

戰無不勝的蒙古大軍首次在日本吃了大虧

忽必烈1270年首次出兵日本,一是,調遣的兵力并不多,總量不過兩萬五千人;二是,調兵遣將完全按照過往滅西域小國的打法,快速而倉促。

忽必烈之所以這麼做,并非他沒有戰爭經驗,而是他根本沒把日本放在眼里。

之所以看輕日本,覺得只需要兩三萬的兵力就能拿下日本,源于忽必烈對自身戰斗力的過度自信,以及對日本的不了解

此時的日本,雖然是海上小國,但總人口數量卻不少,總戶數達過百萬戶,總人口數已有數百萬人。

當時的日本處在龜山天皇治下的文永七年,國內在幕府治理下,正處于一個相對安定的時期 ,可動員的總兵員可達數十萬級。

而這些情況與數據,是忽必烈并不知曉的。對于祖父輩曾橫掃歐亞大陸的忽必烈來說,攻打日本肯定是手到擒來,這兩萬多兵力已經是以強勝弱了。

當然,忽必烈雖然在不了解日本的情況下有些輕敵,但也不是完全掉以輕心。

所以這兩萬多兵員他還是做了精細的安排,選擇了一半久經沙場的蒙古軍隊、另一半則是不僅有豐富作戰經驗。

而且熟悉海戰與山地作戰的高麗軍隊,兩者做了很好的結合,相互取長補短。

加上高麗已經算是元朝的版圖,首次出兵直接從高麗下海,直撲日本島。公元1274年,由蒙古兵與高麗兵組合的攻日部隊正式出海,向日本發兵。

沒想到,在朝鮮半島與日本九州中間的對馬島就遇到日本武士的頑強抵抗, 忽必烈的軍隊首戰便受到了信心的打擊、并遭遇沒有預料到的傷亡損失。

但幾百武士的拼命抗擊,對于兩萬多人的忽必烈軍隊來說,并沒有造成真正的挫敗與打擊,很快軍隊便突破了中間島防,開始了對九州主島的登陸進攻。

日本方面率軍迎戰是的鐮倉幕府當時一位非常年輕的掌權者、年僅十八歲的北條時宗,在忽必烈軍隊分三路進攻的時候。

北條時宗可以說調度有序,把蒙古與高麗軍隊一直阻擋在登陸的臨海之地,根本無法進入九州腹地,而且戰損相當嚴重。

在面臨損兵折將、又久戰不力的情況下,忽必烈的軍隊還不得不面臨另外一個可怕的問題,那就是補給不足, 按他們本來的打算,可以很快攻入九州腹地。

通過掠奪的方式可從農戶中盡快獲得食品,但事與愿違。在此不利情況下,軍隊統領不得不命令殘存的部隊撤退。

可謂是「屋漏偏遇連陰雨、船破又逢打頭風」。忽必烈的軍隊在與日本的攻守中,一方面戰力損失嚴重,另一方面戰船也破損不堪,偏偏在撤回海上的時候,又遭遇劇烈風暴。

最終只有極少數兵將生還,并返回元大都。

忽必烈對日本的出兵,首戰幾乎完敗。這不僅出乎了他的預料,打擊了他的信息,也徹底改變了對日本軍力的判斷與看法。

但他占領日本的初衷并未改變,只是更加的嚴謹與小心,所以,第二次發兵日本足足延緩了7年,而下一次的結局又將會怎樣呢?

十萬元軍在日本武士刀下幾乎全軍覆沒

公元1281年5月,此時,忽必烈已經完成了南宋的完全占領,國號也由最初的「中統」 改為「大元」

此時正是大元十年,忽必烈在已經沒有后顧之憂,無需顧慮分兵作戰的情況下,調集十萬兵力,第二次出兵日本。

這次兵員由蒙古與南宋投降的漢人軍隊共同組成,蒙古軍隊仍舊按首次出兵路線,由高麗入海進攻日本,而南宋降將范文虎所率領的漢人軍隊則乘船沿海北上。

這次忽必烈給出的戰略是,先一個個占領并掃蕩外圍島嶼,再集中兵力攻下日本主島

卻不料元出兵的消息,早已被日本人提前刺探到了情報,他們在日本九州的志賀島構建了強大的防御工事,做足了準備。

按原計劃,先行抵達的蒙古北軍要等到范文虎的南軍到達之后,再發起對志賀島的集中進攻。

但北京首領為了搶得頭功,直接率領北軍發起了登陸志賀島的攻勢,結果功勞不但沒搶到,反倒是屢戰屢敗、損兵折將,最后不得不撤回海上,等待援軍的到來。

范文虎所率領的漢人軍隊抵達登陸地之后,軍事力量大增, 蒙漢兩軍合一,并重新調整了進攻思路,采用多點侵擾、一點突破的戰術

但相對于北軍前面的情況,這次南北兩軍聯合的進攻也并沒有占據任何的優勢,反而損失更大。

這樣打打退退,持續了兩三個月的時間,日本海域進入了暴風雨高發季節,在巨大的風浪下,南北軍戰船受損嚴重,再加上一直無法登陸,軍隊只能在搖晃的戰船上休閑。

無論南軍北軍,大都不是真正的水軍出身,根本適應不了長時間的水上作戰與生活,導致疲病交加,幾乎喪失了戰斗力

因為屢屢的挫敗,這樣下來,所有將領不但無功,還將有過。在這種情況下,不同族群的軍隊離心離德就變得很正常。

首先蒙古軍隊與高麗軍隊陸續撤退回高麗境內,接著南方漢人軍隊的領將范文虎眼看大勢已去,只身離軍逃跑

只剩下沒有主帥的幾萬漢人散兵被困在島上及海中,等待也只是被日本武士一個個消滅的結果。

這就是被日本歷史記錄下來的忽必烈的第二次征日之戰, 史稱「弘安之役」,如果說第一場戰役是失敗,那麼這第二場可雙用慘敗來形容。

十萬大軍所剩無幾,將官臨陣脫逃,所有戰船損失殆盡。對忽必烈造成很大的打擊,自此以后,元朝再也沒有了派兵攻下日本的想法,甚至迫使忽必烈收縮了軍事擴張的進程。

強大的元朝為何偏偏奈何不了弱小的日本島國

結合歷史真相,我們不難看出,忽必烈的軍隊在器甲裝備上,是明顯優于當時的日本的,但除此優勢之外, 元軍在其他所有的戰爭要素上幾乎都不占有優勢

我們不妨來看一下當時雙方的對比情況。

一,元軍,特別是其核心力量的蒙古軍隊,一直以來所擅長的都是大草原、大平原的開闊地騎兵作戰,縱橫馳騁,無人能敵。但進攻日本,考驗的卻是海戰、登陸戰、山地戰的能力。

在這一方面,無論是蒙古軍隊、還是後來的南宋降軍,都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而日本因為一直內戰不斷,日本武士的戰爭經驗不但不弱,反而單兵實力還可強過蒙古軍隊。

二,忽必烈首次只派出兩萬多軍隊,第二次雖然規模較第一次大,也不過十萬人。但他可能并不清楚的是。

日本當時的人口已在數百萬之多,也就是說日本可動用的兵員最少也可達幾十萬級,而且一攻一守,你十萬人的軍隊如何能攻下幾十萬人的防守?這是忽必烈兩次輕敵所致。

三,了解日本歷史的,很多人都知道,日本雖說一直在天皇治下,但地方割據勢力如星如沙,一直內戰不斷。

但在忽必烈兩次出兵日本的時候,恰恰遇到了日本的強勢幕府時期,國內形勢穩定,令日本幕府有能力大量組織戰力、齊心合力迎戰

反觀元軍這邊,因為臨時拼湊的不同族群軍隊,心念不齊,戰時各打各的算盤,無法形成聯合戰力。

四,至于海上風暴所造成的戰艦與兵員損失、后備補給的問題等等,只是影響因素,并非主要原因,如果非要指出為何惡劣天氣也能對元軍造成打擊。

那只能說明一點元朝軍隊的海戰裝備與經驗完全不足,根本不具備大規模跨海作戰的能力

結語

忽必烈兩次出兵日本,均以失敗造終,這兩次戰爭在蒙元擴張的歷史上算不上什麼大的戰役,卻是蒙元歐亞征戰中極罕見的失敗戰例。

這兩次軍事行動,可以說給元朝與日本都造成較大的后續影響

兩次攻日都失敗的元朝,自此停下了四方征戰擴張的腳步,自忽必烈便開始自省,元朝的注意力漸漸從對外領土擴張轉向內部治理。

而這次戰爭對日本的影響幾乎更大,所帶來的直接結果便是,自「文永之役」與 「弘安之役」之后:日本幕府統治得以更加強化,國內的局勢也走出以前的割據與紛亂階段;

日本與古代中國的關系再也沒有回復到唐宋時期的邦交正常化階段,從元到明,以至到後來得清,日本變得更加的閉關鎖國,直到明治維新,才重新打開國門。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