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僅存在短短37年,卻留下4個雄偉建筑,有的至今還在使用

小酱 2023/04/07 檢舉 我要評論

隋朝作為北周和大唐之間的一個朝代,它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根據歷史記載,隋朝僅僅存在了37年。與其說他是一個朝代,更不如說它是唐朝的過渡,但是這樣短的時間里,卻歷經了五代帝王。

在這中間也發生了很多精彩的歷史故事的同時,也為我們后世留下了很多的歷史建筑,其中就有4個建筑非常的著名。

他們分別是趙州橋、大運河、大興城和回洛倉,其中大運河一直到今天,依舊在沿用。而趙州橋、大興城和回洛倉則成了當地著名的旅游參觀的景點,也成為了隋朝歷史的標志性建筑。

隋朝的建立和滅亡

在了解隋朝的四個建筑之前,可以先看一看隋朝的整個歷史發展過程,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滅亡的,感受一下一個朝代的興衰。

隋朝的建立者,也就是第一代皇帝是隋文帝楊堅,也是歷史上比較有名的皇帝之一。

隋朝雖然僅僅存在了37年,但是依舊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隋朝建立之初, 隋文帝楊堅勵精圖治、改革發展。一邊努力恢復戰爭造成的創傷,對農業、手工業等基礎行業進行改革,首先滿足底層百姓的基本生活需要。

其次大力發展文化、外交、軍事等方面,促進隋朝經濟的發展和變革,為了方便管理和統治,設置了三省六部制。繼續加大中央集權的統治,將權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隋朝在楊堅的統治之下,不僅恢復了戰爭所帶來的損害,反而進入了發展的新高度,也為後來盛唐的建立,打下了很深的基礎,給予了很大的便捷。

但是好景不長, 隨著隋煬帝的登基,他荒淫無度、統治殘暴、無心朝政,整日只知道享樂,讓楊堅辛苦打下的基業,在他手中化為泡影。隋朝這個時候依舊處于建立之初,發展才剛剛起步,就落到了暴君隋煬帝的手中,這也讓隋朝迅速的走向了下坡路,隋煬帝的統治,也引起了周圍諸侯的和百姓的不滿。

一時之間再次戰爭四起,有的勢力是為了趁亂奪得天下,有的勢力只想亂世之中保全自己。但是難免都會發生交戰,一時之間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直到李世民父子的出現,才平定了這一切,推翻了隋朝的統治,建立了唐朝,直到這里,隋朝的統治,歷經短短的37年正式結束。

趙州橋和大運河

在了解完隋朝的興衰后再來仔細的了解一下隋朝四個建筑之中的趙州橋和大運河。首先是趙州橋,作為成功編寫進教材中的建筑,趙州橋無論是建造歷史,還是建造價值,都擁有著很多世界之最。 它目前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橋梁中,保存最好、歷經時間最長的石拱橋,不僅對現代的橋梁技術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而且它作為建筑,其藝術建造的水平也非常高,因此單是它的外形就吸引了很多的人慕名前來參觀。同時趙州橋也被列為了國家第一批重點保護文物, 同時將趙州橋設立為了4A級風景區,就這樣一直延續到了現在。那麼作為隋朝時期的著名歷史建筑,趙州橋是哪個工匠建造的,具體的建造過程又是怎樣的?

趙州橋始建于隋朝,是當時有名的工匠師李春設計建造的,到今天已經擁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但是卻依舊可以保存良好。其主要原因,不僅是因為李春對于趙州橋結構的巧妙設計,更是因為後來朝代中,對趙州橋的修繕不僅讓它保持了原來的樣貌,反而變得越發堅固起來。

文物保護機構成立后,對趙州橋的結構進行了仔細的勘測,發現了能夠保證趙州橋一直穩固的原因,是關于它最初的選址地點,存在著一條河道,讓周圍土地中充滿了粗砂,這些粗砂雖然不利于對的種植,但是卻是進行建造時,不可多得好材料,而它建造出來的橋,可以擁有更好的承重能力,這也是趙州橋建立千年,橋身經過無數人的行走, 還有不斷地風吹雨打,都一直屹立的原因。

而工匠李春,當年打算在此地建造趙州橋的時候,或許就是看中了這一點吧,這也讓讓我們很佩服古人的智慧。 現在很多的建筑經驗,都是從這些古代建筑中找尋的。除了趙州橋外,第二個讓我們驚嘆的建筑就是大運河。

大運河最開始建于春秋時期,最開始規模比較小。但是隨著一代又一代的修建, 如今全長達到了2700公里,足足跨越了8個省,成功起到了貫通南北的作用。根據全球統計,我國修建的大運河是世界上,修建 時間最早、規模最大、長度最長、歷經時間最久的運河。而隋朝時期建立的大運河,是整條運河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也被稱之為隋唐大運河,與京杭大運河、浙東大運河一起并稱為「大運河」。

如果說趙州橋是驚世之作,那麼隋唐大運河就是人類歷史的奇跡。 畢竟古代時期沒有發達的工業,一切建造全部依靠人力,這樣的情況下,不僅能夠建造完成,還能建造的幾近完美。

關于隋唐大運河的記載也很詳細,在建造的時候以隋朝的都城洛陽為中心,以北修建到現在的北京,以南修建到現在的杭州。途中一共跨越了多個省份,遍布了大半個中國,這也不得不讓我們再一次感嘆整個工程的浩大。

大運河的修建,起到了很多不可代替的作用,其中最大的作用就是交通上的便利,通過運河可以將南北方的物品進行更快速的交換和運輸,這樣一來就成功貫通了南北,促進了古代南北方的交融,以及文化交流,也促進了整個民族的統一。

而這條運河到了現代也仍然被繼續使用。 雖然如今交通發達,無論距離多遠,都可以實現快速的運輸。但是大運河的存在,在中國內陸,提供了水路運輸上的極大便利,對于我國如今的南北溝通,依舊有很大的作用和影響。

大興城和回洛倉

而第三個建筑就是大興城,相比于前面的趙州橋和大運河,大興城則是一座城市,不僅是隋朝時期的都城,也是後來唐朝口中的長安城,從這足以看出大興城的修建規模,是多麼的龐大,至今依舊佇立在陜西省西安市。

關于大興城的建立,也擁有著一段悠久的歷史。 根據歷史記載,隋朝的都城最初不是大興城,而是一個叫漢長安城的地方。因為連年的戰亂,再加上隋朝剛剛建立,讓這個漢長安城變得十分破敗,于是隋文帝楊堅就決定建立一座新的都城。

但是在隋文帝時期并沒有開始修建,直到隋高祖時期, 才正式下令開始修建都城,并且任命宇文愷等人進行設計修建。在眾人共同的商議之下,設計出了大興城的最初的規劃圖紙,隨后僅僅用了九個月的時間,就修建完成。就這樣從隋高祖開始,就住進了大興城,并將它確立為隋朝新的都城。

直到隋煬帝繼位,開始安排人修建隋朝大運河。在這個過程中,隋煬帝將大興城進行了再次修繕,并且還利用大運河的水為大興城修建了護城河,將整個都城分為了內城和外城,經過這樣的修繕和整改,一座龐大規模的城池就出現了。 這也是唐朝建立后,依舊繼續將大興城作為都城,并改名為長安城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據不斷的修繕和整改,如今的大興城總體的占地面積達到了83平方公里,主要由外城、皇城、皇宮三部分組成。作為兩個朝代的都城,大興城內發展一直繁榮發展,居住的人口額在不斷增加。根據史料記載, 大興城最初建立的時候,人口僅有二十幾萬,等到后期的時候,到了二百多萬,可以說是發展飛速。如今的大興城,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變得更加繁華,更是因為其內部的古建筑,吸引了其他地方大批游客的到來,紛紛來一睹古城風采。

最后一個建筑就是回洛倉,相信大家聽到后也非常的熟悉。作為全國重點保護的古建筑之一,回洛倉建于隋朝末期,是隋朝的最后一個皇帝隋煬帝下令建造的,從它的名字中也可以看出回洛倉是一個儲存類建筑的名字,是隋煬帝專門用于存放國家糧食的地方。 畢竟在古代,農業不發達,天災不斷,糧食的生產和糧食的儲存都是問題,所以古代皇帝經常會建立大量的糧倉,儲存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用于對底層百姓或者是士兵的發放,隋煬帝雖然昏庸無道,但是也非常重視糧食的問題。于是就建立了回洛倉,來儲存糧食供都城內的皇族以及一些城內的百姓,進行食用。而它建造的位置就在洛陽城內的小李村,方便來回的糧食運輸,作為供給一整個城市的糧食儲存地,回洛倉占地面積也是非常的大,根據測量, 全長達到了1000米,寬度也達到了300多米。

修建的整齊劃一,糧倉依次排列,十分有規律性,據測這樣的糧倉,隋朝時期大概修建了700余個是整個隋朝時期修建的規模最大的糧倉群。其內部空間也非常的大,根據推算, 最多可以裝下3億多斤的糧食。

隋朝建立后,具體有沒有把糧倉裝滿,我們也是不得而知,只知道發現的時候,整個倉內已經沒有一點糧食了。其實這也可以理解,隋煬帝對糧食、人力和物資大肆的揮霍,即使是滿滿的糧倉,經過戰亂、歷史變革,也不會有剩余的。

總結

雖然隋朝經常被人們提起,但是一般都伴隨著唐朝。只因隋朝的存在時間太短太短了,人們很容易就將它給遺忘,但是隋朝對歷史的貢獻卻依舊無法磨滅,雖然僅僅幾十年,但是卻建造出了很多恢弘的建筑歷經千年依舊屹立在我們的眼前。 這是我們歷史文化的傳承,也是我們的寶藏,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的建筑經驗和生活便利。所以無論何時我們都要正視歷史,尊重歷史,多去了解歷史留下的寶藏建筑,并保護他們。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