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真的存在嗎?
唐僧取經當真是九九八十一難?
也許《西游記》并不是在瞎編,真實的唐僧比小說更加傳奇。
牛魔王是誰?
獅駝嶺又在哪里?
這一切真實的故事,我們從1953年的一個考古發現說起……
時間回到1953年,甘肅敦煌。
這天,考古專家們在莫高窟東邊100公里的地方又發現了一個榆林窟。
洞窟的年代已經確認,是唐朝中晚期到北宋年間的東西,崖壁上一共有41個洞窟,里面是各種雕塑和壁畫。
當專家們打開第二窟的時候,就看到了這樣一幅畫面。
——有觀音、有和尚,還有一匹駿馬,和一個猴頭猴腦的徒弟,徒弟竟然還帶了一個金箍。
這是時空穿越了吧。
這不是唐僧帶著孫悟空嗎?
還有白龍馬和觀世音,就連孫悟空戴的金箍都是《西游記》同款。
但《西游記》,這是明朝人寫的小說啊,孫悟空怎麼可能出現在唐朝的壁畫當中?
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不僅唐僧不是杜撰的,就連孫悟空,也真實存在過。
專家們連夜趕回敦煌,敦煌有兩本最原始的唐僧論文《大唐西域記》和《三藏法師傳》,他們想從這里面尋找線索。
果然,專家們很快還原出這樣一個故事。
這年,長安被饑荒籠罩,北方的突厥也虎視眈眈。
大唐皇帝決定打開城門,讓長安百姓們去逃荒。
一個25歲的僧人混在逃難的隊伍當中,他要利用這個機會偷渡出境,前往印度。
這個僧人法號玄奘,正是唐僧。
真實的唐僧并沒有什麼通關文牒,也不是什麼大唐皇帝的把兄弟,就連白龍馬都沒有,只是靠一腔熱血,把自己從僧人,變成了偷渡犯。
離開長安后的第一站是涼州,涼州當時正在被吐蕃和突厥夾擊,局勢緊張,大軍鎮守,沒有通關文牒,任何人都不能通過。
玄奘也不例外,他只能在涼州城里開壇講經,結交過往的商人,準備伺機偷渡。
雖然這個時候玄奘只有25歲,但已經是得道高僧,很有名氣,同時,當時的西域國家也都信奉佛教,所以,這些往返大唐和西域的商人們都很尊敬唐僧,大概一個多月以后,商人們就把玄奘的故事帶到了西域,還傳說,玄奘將在不久以后出關,來到西域諸國。
這個傳說可要了命了,涼州長官聽說玄奘和尚要出關?
那你不就是偷渡犯嗎?
趕緊給我抓起來遣返長安。
而就在抓捕當晚呢,玄奘提前偷渡,成功逃離涼州,前往下一站——玉門關。
玄奘一路晝伏夜行,順利到達玉門關外的瓜州城,瓜州刺史信奉佛教、善待僧人,入城后玄奘總算安心了,還有專門的房間睡覺。
但就在這天晚上,涼州發出的海捕文書,也已經到了瓜州。
玄奘又成了嫌疑犯,被從房間里被直接帶走。
一個叫做李昌的官員連夜提審玄奘,他問,你就是偷渡犯玄奘?
玄奘答——是。
結果萬萬沒想到,李昌當場就撕毀了文書,表明自己佛教徒的身份,又說,幫不了大師太多,只能委屈大師趕緊越獄。
玄奘就這樣逃出虎口,藏匿到了一個叫做塔爾寺的地方。
考古專家們後來也發現了這座塔爾寺,至今依舊有巨大的佛塔矗立在曠野上。
而孫悟空的故事,就在這座塔爾寺中發生了。
這天,玄奘正在打坐,忽然塔爾寺的主持帶了一個胡人進來。
胡人叫做石磐陀,是個商人,前來禮佛。
禮佛就和現在燒高香差不多,當時的絲路商人風險很大,所以,經常就會禮佛求平安,比如,我們看到的敦煌莫高窟,其實是古代人禮佛的遺物,有錢人會花大價錢開鑿一個石窟,里面畫上自己禮佛的壁畫或者佛典故事什麼的,然后在洞窟內供養僧人,為自己祈福消災。
這個商人石磐陀,正是一個過來花錢買平安的商人,長相怪異,毛發濃密。
他先是給了主持一些錢幣,然后又跟玄奘說,請大師為自己授戒,這就相當于現在請大和尚給你開光一樣,大和尚也是很貴的,不是誰都能請。
但沒想到,玄奘二話不說,就幫石磐陀開了光。
石磐陀一下子就高興地夸起了海口,說師傅在瓜州這一代有什麼問題,報我石磐陀的名字就行,保準好使。
沒想到玄奘也沒推辭,直接握住石磐陀的手說,請幫助我渡過五烽,穿越莫賀延磧。
莫賀延磧是玉門關外的大沙漠,有400公里寬,天然將西域與東土隔開,唐軍為了控制這個戰略要地,就在莫賀延磧的上設置了五座烽火台,烽火台控制著五個綠洲水源。
石磐陀也是講義氣,一拍胸脯就答應了下來,還讓玄奘明天傍晚在荒嶺上與自己會和。
到了約定的時間,石磐陀果然來了,還帶了一個老漢,老漢牽著一匹棗紅馬,跟玄奘說,你那匹駿馬不行,別看我這匹老馬又瘦又小,但它在這條路上已經走了十幾趟,認路。
于是,玄奘和老漢換馬,然后就跟著石磐陀走入了大沙漠。
合上《三藏法師傳》專家們恍然大悟——原來,壁畫上畫得正是這一幕故事啊。
看來,孫悟空的原型找到了,不是什麼印度的猴神哈奴曼,而是大唐胡商——石磐陀。
而這個石磐陀又會和師傅演繹一段什麼樣的感情呢?
繼續往下看,原來《西游記》也沒有瞎編。
當天夜晚,石磐陀就帶師傅來到了玉門關的上游,然后用樹枝搭橋,渡過玉河,成功偷渡玉門關。
過關以后,兩人各找了一片沙地,躺下休息。
不一會兒,玄奘瞇著眼,偷偷看到一個人影正拿著腰刀朝自己走了過來,這人正是石磐陀啊。
玄奘心中一驚,但還是假裝鎮定,繼續裝睡,沒想到,石磐陀在離自己還有十幾步的時候,又突然收起腰刀折返回去。
玄奘索性不睡了,坐起來念經,石磐陀也就假裝睡著了。
第二天天還沒亮,石磐陀就說,大師傅,實不相瞞,我們這個計劃太瘋狂了,本來沿著五烽正常穿越大沙漠都是在闖鬼門關,而現在,我們要白天躲避,晚上趕路,還要乘著夜色靠近烽火台,去綠洲里偷水。
這簡直是找死啊,無論是被沙漠困住,還是被官兵發現,都是死路一條。
我還有一家老小,所以,請師傅跟我回去,否則,我也不能讓師傅單獨前行,萬一你被官兵抓住,他們一定會嚴刑拷打,你到時候要供出我來,我也是死罪。
說完,眼看著玄奘沒有動搖,石磐陀又急了,抽出刀走上來,又說,師傅如果執意往前,那我就只能滅口消災了。
聽完這話,玄奘看著石磐陀,發誓說,自己即使被千刀萬剮也不會把你供出來,你就放心地回去吧。
原來,這就是石磐陀的顧慮,和《西游記》一樣,他對師傅的感情也是理想糾葛著現實,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只不過,小說里的孫悟空是來來回回好幾次,而現實中,石磐陀這一別,就再也沒有回到過師傅身邊。
這麼看來,還是《大話西游》描述得更現實一些,很多情感真的是一別五百年,只能等來世了。
就這樣,玄奘孤身一人,牽著老馬,獨闖五烽。
剛剛走進沙漠,玄奘就出現了幻覺,他看到有軍隊在前面行走,還聽到各種妖魔鬼怪的叫聲。
接著,幻象和叫聲在腦海中群魔亂舞,越來越恐怖,直到風中傳來,勿怖勿怖的聲音,玄奘才算回過了神來。
這很顯然就是所謂的沙漠綜合征——由于過度饑渴、人體脫水所導致的幻覺現象。
就這樣走了40多公里,玄奘遠遠地望見了第一個烽火台,他停下來埋伏,等到夜晚再悄悄過去偷水。
到了夜晚,玄奘靠近綠洲,還沒來得及取水,就有好幾支弓箭飛了過來,官兵逮捕了玄奘。
第一烽的校尉叫做王祥,連夜提審玄奘,玄奘以為自己必死無疑,但沒想到,王祥一看到玄奘的印章就嗖的一下跪了下來。
原來,王祥也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他早就聽說過玄奘的故事,這會兒見著了,自然是全力幫玄奘闖關。
王祥給玄奘準備了一個巨大的皮囊,裝滿了水,又親自送出去好幾公里,還跟玄奘詳細說明了如何繞開第二、第三烽,讓玄奘去第四烽,那邊的鎮守是自己親戚,能接應大師,再幫大師闖過第五烽。
一路順利,玄奘到達了第四烽,補充完水源以后,玄奘又上路,準備繞道野馬泉,穿越第五烽。
這一段行程大約有100多公里,走到一半的時候,玄奘迷路了,他找不到野馬泉。
而且,又在飲水的時候,由于體力不支,沒有拿穩大皮囊,導致僅存的水源也全部流失。
這個時候,玄奘準備往東返回第四烽,但是,當他走了幾公里以后,突然停了下來。
因為,他曾經發過誓,不到印度,絕不往東一步,自己這是怎麼了?寧向西死,不向東生啊。
想到這里,玄奘轉身,繼續向西北前進。
這個時候,他心里一直在默念《般若心經》這是他戰勝恐懼的秘密武器。
幾年前,玄奘在四川游學的時候,他救助過一個滿身膿瘡的老人,老人後來傳授了玄奘這篇幾百字的經文。
誦讀以后,玄奘驚為天人,自己讀遍了東土佛經,從來沒有讀過這麼精辟的東西啊,正打算向老人繼續請教,而這個時候,老人已經不見了。
傳說,這個老人就是觀音菩薩,而這部後來被玄奘翻譯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經文,正是觀音菩薩的語錄。
那觀音菩薩的《心經》究竟說了些什麼呢?
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波羅蜜多是彼岸的意思,心是核心的意思。
所以,這部經的標題其實是說——到達彼岸智慧的核心要義。
內容是觀音菩薩講述自己親身驗證彼岸智慧的過程。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他發現,到達彼岸智慧的終極奧義就是悟空,從而了解一切都是空這個原理,于是觀音菩薩一步步推理、闡述悟空的過程。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再推理到菩薩們的境界,說菩薩們是按照這個悟空的方法到了彼岸智慧,成就涅槃。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而且,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他們也都是按照這個悟空的方法,到達彼岸智慧,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最后,觀音又教了了大家一段咒語,可以用來戰勝苦厄。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這就是《心經》的全部內容邏輯——到達彼岸智慧的要義就是——悟空。
佛經這一類的古印度哲學,其實都非常講究思辨,要是看懂了,你會發現,佛經都是層層推理,非常精妙,一般人駁不倒它。
但是,瞎理解佛經的人也絕對不少,從玄奘的時代就是這樣。
比如,玄奘為什麼要去印度?
其實,他就是為了去驗證一個非常最根源的學術問題。
那就是玄奘認為,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和意識,再加上末那識和阿賴耶識,一共八種感官意識,這就是人類的全部東西。
而當時,中國有很多法師不知道從那里弄來了一個第九識——真如,又用自創的真如理論,一頓推理,搞得特別混亂。
玄奘從小就有超能力,那就是它對佛經的記憶力、邏輯力和語言天賦都像是上輩子就背過一樣,讀一遍就能背誦,而且還理解深刻,就連那些音譯的梵語詞匯也都能解釋出正確的道理。
所以,他大概十五六歲的時候,就已經讀遍了東土佛經,20歲就開始游歷全國,拜訪各地高僧和他們辯論。
到最后,玄奘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自己要否定第九識,就必須去印度親眼看一看《瑜伽師地論》的原文。
恰好,23歲游歷到長安的時候,和一個印度和尚(波頗)辯論,和尚提到印度那爛陀寺的戒賢法師正在教學《瑜伽師地論》。
于是,玄奘就申請護照,要去印度求學。
但結果好幾年護照都批不下來,這才有了25歲這一年的冒死偷渡故事。
無論玄奘內心多麼堅定,但終究無法改變脫水會死人的生理法則。
終于,玄奘暈死在馬背上,這個時候,老馬也擺脫玄奘的控制,調頭向東邊前進。
玄奘雖然發誓寧死不往東一步,但現在已經無力控制了。
老馬越走越快,不一會兒,還把玄奘從馬背上拋了下來,玄奘順著沙丘滾下去,他打算再睜眼最后看一眼這個世界,但結果沒想到,眼前竟然是一汪綠洲。
原來,這就是野馬泉啊。
果然是老馬識途,玄奘就這樣得救了。
接著,玄奘又成功穿越第五烽,到達了第一個西域小國——伊吾國。
接下來的好幾天,玄奘住在一間寺廟中,當地的胡僧、王公貴族紛紛前來拜訪。
玄奘也規劃了更詳細的西行方案。
從伊吾開始,絲綢之路一分為三,南路和中路都有大沙漠,只有北路是大草原。
于是,玄奘選擇了北道,但正在他準備出發的時候,一匹跑快又追上了他。
而這匹快馬正是現實中牛魔王的使者。
高昌國的特使滾鞍下馬,匍匐在玄奘面前,邀請大師前往高昌。
高昌國信仰佛教,又是西域大國,玄奘無法拒絕。
于是改走中線,來到了高昌。
高昌國王在宮門口迎接,態度友好,玄奘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
還記載說,玉門關以外漢人就非常罕見,但這個西域最大國家——高昌國的國王竟然是個漢人。
今天的交河遺址被認為屬于當初的高昌國,這里是一片高聳的台地,在吐魯番火焰山腳下,扼守著從城下穿過的絲綢之路,高昌王姓麴(qū),名文泰,是王莽時期來到西域的麴氏家族后裔。
麴文泰靠著在絲綢之路上收關稅,把高昌國變得非常富強,文化還特別繁榮。
麴氏王族還在這里開鑿了柏孜克里克石窟,甚至被認為是超越敦煌莫高窟的頂級藝術,只可惜,後來被德國人、英國人、俄國人和日本人分批切割,割走了90%,德國人割走的最精華,但又在二戰的時候被毀,所以,你現在已經只能從復原圖當中感受一下當初高昌國的繁榮了——皇族是漢人麴氏,貴族是草原來的回鶻人,百姓則是西域各國的商人和平民。
所以,麴文泰是有野心的,就和《西游記》里的牛魔王一樣,他是一個有希望一統江湖的西域大哥。
而能幫他完成統一的人,現在恰好出現了,正是眼前的佛教高僧——玄奘。
幾十天以后,玄奘也看出了麴文泰的野心,他請自己過來,就從來沒有想過讓自己離開啊。
于是,玄奘開始絕食抗議,國王依舊是每天舉著食物來供奉大師,但玄奘就是閉目入定,一言不發。
眼看著玄奘就要餓死了,據說,這個時候,又發生了這樣一個故事。
《西游記》里最后幫唐僧通過火焰山的是牛魔王的老婆——鐵扇公主。
而現實當中,最后讓玄奘開口說話的人,也正是麴文泰的夫人。
這天,夫人來供奉飲食,小聲說,師傅,我有辦法,讓你西行。
說完,玄奘睜開眼,原來,夫人還帶了一個老婦人前來。
老婦人姓張,是麴文泰的親生母親。
老母親沒有說話,只是一直流淚,玄奘又忍心閉上了眼睛。
而就在這個時候呢,麴文泰也來了,跪在母親身邊一起哭,接著,玄奘就聽到麴文泰說,若師傅您執意向西,那我倆就在母親和佛祖面前發誓吧,我倆結為兄弟,請您在取經之后,返回高昌國,講法三年。
原來,麴文泰終究是個漢人,他聽說母親也要和玄奘一起絕食求死,就終于松了口。
接下來的一個月,玄奘成為高昌王的弟弟,在高昌國講法,麴文泰甚至當眾充當玄奘的人肉腳墊,這是最高規格的西域禮節。
這一個月當中,麴文泰也為玄奘準備了一支像軍隊一樣的探險隊,帶足了整整20年的路費,還有幾十份珍貴的禮物,一路打點各國國王,讓他們幫助自己的弟弟,西行取經。
離開高昌,又經過了焉耆和龜茲兩個國家,龜茲也是佛教大國,在這里,玄奘遇到了一個叫做木叉鞠多的大師,大師很傲慢,主張二乘佛,也就是現在東南亞那邊類似的小乘佛教,和玄奘主張的大乘佛不一樣,于是,木叉鞠多就想用小乘教義來擊敗玄奘。
結果沒想到,玄奘對小乘經典也是信手拈來,一頓辯論下來,木叉鞠多反而成了大乘信徒……
這一段故事,就是《西游記》烏雞國的原形,只不過,國師不是個道士,而是個小乘教派的大師。
離開龜茲,再往前面就是大雪山——蔥嶺,今天叫做帕米爾高原。
玄奘說,他們的隊伍打算從一個叫做凌山的地方翻越帕米爾。
但在翻越帕米爾的過程當中,隊伍損失了一半人口,玄奘也好幾次被凍得失去知覺。
隊伍在雪山中行走了大概2個多月,終于翻了過去,來到一個叫做熱海的地方,這里已經是西突厥王的領地了。
西突厥汗王在碎葉城居住,隊伍帶著高昌國王的禮物前來拜訪,汗王很高興,還專門派了一位到過長安,通曉各國語言的特使護送玄奘。
玄奘離開碎葉城之后的73年,大詩人李白在這里出生了。
下一站是石國,在到達石國前,路過了一個小孤城,里面居住著300多戶中國人,雖然語言衣著都和突厥一樣,但行為禮儀還是漢人傳統。
石國人善于經商,很多國民都沿著絲綢之路來到了中國,現在中國的石姓,大多數就來源于石國。
石國的下一站是國際大都市——撒馬爾罕,當時叫做颯秣建國,史稱康國,今天的康姓人,祖先就來自這里。
颯秣建國很可能就是《西游記》中最強妖怪之國——獅駝嶺。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可能是吳承恩在《西游記》中夾帶的一點私貨。
在吳承恩寫作《西游記》的時候,已經是明朝,當時的撒馬爾罕、中亞,已經徹底被伊斯蘭同化,而且西域也正在被伊斯蘭同化。
這個時候,吳承恩寫獅駝嶺,其實是在向老百姓們介紹強大的伊斯蘭文化。
他把中亞這些伊斯蘭斯坦國諧音成獅駝國,還說,獅駝國妖怪眾多,獅駝嶺的妖王,更是唯一需要佛祖親自出面才能擺平的妖怪。
所以,這個故事,明朝人是看得懂的,他們就這樣通過小說,有了對獅駝國、斯坦國的初步認知。
另外,當時的伊斯蘭汗國恰好有兩個大汗——獅子汗和公駝汗,正好又是獅駝國的一語雙關。
所以,現在知道《西游記》為什麼是四大名著了吧,這就是它的厲害,還能當成一本國際政治書來讀。
回到玄奘的故事,當他來到颯秣建國的時候,這里還沒有伊斯蘭教,民眾們信仰的是拜火教。
接著,這里又發生了這樣一個故事。
本來從高昌國出發,玄奘手底下有四個徒弟,但在翻越凌山的時候凍死了兩個。
達到颯秣建國的時候,剩下的兩個徒弟就了解到,颯秣建國曾經也是一個佛教大國。
國都旁邊還殘存著兩座佛教寺院,他們就打算進入佛寺禮拜。
但正當他們打掃佛寺的時候,卻被當地的拜火教信徒打了出來,還用火把追著滿街跑,差點性命不保。
這個時候,玄奘正在王宮里給國王講解佛法。
沒想到,僅僅一個夜晚,玄奘就說服了國王,改回了佛陀的信仰,第二天,國王就宣布將昨晚鬧事的拜火教徒全部驅逐出境,今后全國不得再攻擊僧人,很快佛寺又燃起了香火,僧侶開始入住宮廷和寺院,颯秣建國又成了中亞的佛教中心。
玄奘還在筆記中說,颯秣建國一直是胡人世界的中心,它的一舉一動,將牽動整個胡人世界的變化。
離開颯秣建國,進入今天的阿富汗,接下來又是翻越大雪山,下山以后,就到了印度。
沿著恒河像東,玄奘正在前往那爛陀寺的路上。
突然,一伙強盜將他綁架,他們認為玄奘一表人才,女神一定會喜歡。
原來,這是一伙婆羅門外道,他們信仰雪山女神——突伽。
女神的宮殿在恒河源頭的雪山上,也就是西藏的岡仁波齊雪山,她擁有無邊的性力,每年春秋都需要用美男子獻祭。
就這樣,玄奘就被綁到了高台上,獻祭儀式開始。
這個時候,玄奘又開始默念《心經》,不一會兒就天象大變,恒河水掀翻了船只,狂風吹斷了大樹,強盜們以為自己激怒了女神,趕緊釋放了玄奘,狂風依舊沒停,接著,又歸還了行李,恒河才終于平靜了下來。
接下來,玄奘沿著恒河拜訪了佛祖釋迦牟尼的出生地、講學地等等等等。
終于在29歲這年,經過整整4年的跋涉,來到了西天取經的目的地——那爛陀寺。
寺院中有一 能讀解20部經論的人有1000多個。
讀解30部的有500多人。
讀解50部的,包括玄奘在內,只有十人。
而了解一切經文的人,只有一個,叫做戒賢法師,是所有人的導師。
在爛陀寺,學生們以辯論、演講的方式學習,能記住所有經文,并且能說服所有人的辯論高手,就是大師。
玄奘入學,和師兄弟們一路辯論下來,很快就成了十大法師。
而接下里發生的事兒呢,據說直接影響到了今天你去印度旅游的體驗。
那就是,我們先問一個問題,印度種姓森嚴,階級都是天生的,但是,中國人如果去印度,算什麼種姓呢?
雖然沒有一定的答案,但在印度人的思維里,中國人的種姓反正不低,一般和你的職業有關。
有一個小訣竅,那就是跟印度人介紹時候,就說自己是作家、教授,那麼他們基本會把你當婆羅門來對待,千萬別說自己是商人,那一下子就降到吠舍了。
據說,這種思維慣性的背后,就是因為玄奘大師當年的一場辯論。
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這天,有一個婆羅門外道在寺院門口貼出了四十條論述,要和大法師們辯論。
古印度的這種宗教辯論是非常殘酷的,辯輸的一方往往不是要割舍,就是要自裁。
前來挑戰的婆羅門很自信,揚言辯輸的人必須自裁。
其他的九大法師看了看婆羅門論述紛紛若有所思,不敢迎戰。
只有玄奘上去就把布告撕了,這完全是印度人沒有見過的開場架勢啊,一下子就有點懵,然后,玄奘大師就開始一條一條的駁斥婆羅門。
婆羅門被這種亂拳打蒙了,竟然處處答不上來,很快就敗下陣來,表示愿意自裁。
接著,玄奘制止了婆羅門,于是,按照規矩,婆羅門就成了玄奘的終生仆從。
有一天晚上,玄奘跟婆羅門說,我最近正在研究一些外道經論,比如《破大乘論》,這是婆羅門大師般若鞠多寫的經論,專門攻擊大乘,但這當中,有一些論點自己并不熟悉出處,還請你協助我研究論點。
果然,在婆羅門的協助下,玄奘很快就寫出了《制惡見論》。
這部經論很犀利,戒賢法師和其他九大法師看過以后都覺得時機已經成熟,是時候跟婆羅門外道和二乘教派一決雌雄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又發生了一個意外。
由于協助寫作有功,那個婆羅門被玄奘恢復了自由身,接著,婆羅門回到東印度,就跟國王極力推薦玄奘。
東印度國王于是寫信邀請玄奘來東印度國講法,玄奘以準備辯論為由,拒絕了。
然后,東印度國王就毛了,寫信說,我本是凡夫俗子,沉迷享樂,現在聽說了中國僧人的名字,萌生了學法的念頭,如果中國僧人不來,那你相不相信我有一萬種鏟平那爛陀的方法?
不得已,玄奘只能暫時放棄準備法戰,來到東印度國。
接著,東印度的法師們也紛紛被玄奘降服,東印度儼然成了一個大乘學術的高地,這件事兒傳出去,又引起了另一個印度國王的不滿。
當時,分度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印度,這個國王就是其中實力最強,統治北印度、中印度和部分西印度、南印度的戒日王。
本來這場大乘VS二乘和外道的終極法戰就是戒日王提出的命題,他也好幾次邀請玄奘前來見面,玄奘都以準備法戰為由拒絕了。
這會兒戒日王聽說玄奘去了東印度,一生氣就直接大軍壓境,讓東印度國國王立刻帶玄奘來見自己,還說法戰提前。
接著,他又邀請十八位印度國王到場,各種佛教教派的僧人3000多人,婆羅門及外道僧人2000多人,那爛陀僧人1000多人,所有人來到恒河邊的曲女城,在接下來的18天當中,任何人都能挑戰玄奘,質疑大乘教派,上台辯論,輸者自裁。
結果時間一天天過去,愣是沒有一個人敢來迎戰,因為他們都看過玄奘的《制惡見論》,找不出任何邏輯破綻。
最終,辯論到期,現場的大乘學者們尊玄奘為大乘天,二乘學者們尊玄奘為解脫天。
玄奘騎上了象征著五印度學術領袖的那匹大象,游行曲女城,戒日王親自在前面開道。
這是玄奘的人生頂點,也是佛教在印度最后的回光返照。
進入印度14年后,玄奘決定返回中國,從此以后,佛教在印度也就慢慢消失了。
本來,當時國王們都推薦玄奘走海路回國,但是,由于玄奘和高昌王有講法三年的約定。
他就重新踏上了雪山、沙漠的旅途。
回國的隊伍中玄奘帶了567部梵文佛經、150顆佛舍利,7尊佛陀像,等等等等。
在走到于闐國以后,玄奘聽說高昌國已經被大唐滅亡,高昌王去世,他也就停在于闐,給唐太宗寫了一封信,承認自己的當年偷渡的過錯,又將取經成功的功勞歸功給太宗皇帝,還表明,自己回國以后只愿專心翻譯經文,絕不參與政治。
于是,唐太宗準許玄奘回國,專心翻譯經書。
據說,在唐太宗晚年的時候,非常喜歡和玄奘聊天,他人生的最后幾天,都是枕在玄奘大腿上度過的。
後來,玄奘又經歷了武則天的時代,這期間他點撥了日本和尚道昭,秘密把禪宗傳到了日本。
最后,在玄奘62歲的時候,只帶著幾個弟子,來到了玉華寺,在這里一邊翻譯,一邊走向了圓滿。
1980年代,考古學家們曾在玉華寺的遺址上發現了一個帶文字的基座。
後來考證,這幾行蒼勁的文字,就是玄奘大師留在人間的唯一筆跡。
看著這些字,我突然想到了一個說法,那就是,無論是玄奘的一生,還是整本《西游記》其實都是在為《心經》做注解,在告訴我們什麼是空。
也許所有人10來歲的時候都是齊天大圣,相信自己一定能改變世界。
而20來歲進入社會又一定會被狠狠的暴擊,就像被五指山壓過一樣,變成了帶著金箍的孫悟空,雖然你有蓋世神功,依舊是個性情中人,但你已經開始學會畏懼和躲避。
接著,你變成了30多歲中年人,越來越油膩,漸漸就成了劃水摸魚的豬八戒。
取經、打妖怪?猴哥,那是你們年輕人的理想啊。
而到了50歲,你又會變成沙和尚,即使你也曾經是大鬧天宮的卷簾大將,但到了這個時候,哪怕是20來歲的后生仔命令你,你也只會說一句,哎,得勒,然后跟著往前走。
再到了60歲,你會讀懂唐僧,讀懂他的堅定、強悍和空性。
然后,留下和玄奘一樣蒼勁的書法,這也就是悟空的過程吧。
真的有點深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