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5年,清朝大臣張廷玉去世,而當時在位的乾隆皇帝按照雍正留下來的遺囑以及鑒于張廷玉在身為人臣期間的貢獻,下令張廷玉配享太廟,成為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人,要知道就連曾國藩、左宗棠這樣的重臣都沒有獲此殊榮,足見配享太廟的要求是多麼難。
那話說我們也經常在電視劇或者是小說中看到太廟一詞,可有幾人真的了解太廟是什麼地方?配享太廟是古代臣子死后的最高哀榮嗎?這對后代會有怎樣的影響呢?這背后的秘密需要一一揭開。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太廟,其實說白了太廟就是皇帝家的祠堂,就像現在我們很多普通百姓家供奉祖先的靈牌一樣,因為氣勢恢宏,建筑的規模很大,同時太廟之中的皇親國戚實在是太多了,所以自秦漢時期取名為「太廟」。
自此之后其他的朝代也一直沿用這個詞,沒有再做更改,畢竟太廟一詞既威嚴大氣,又給人一種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覺,當然,太廟可不是燒香拜佛的廟,不要與其相混淆。
其次就是太廟最初的時候只是用來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不過後來因為統治者將政策放開,為了鞏固統治和加強中央集權,太廟也可以供奉其他人,例如皇后、大臣等等,而這其中自然有很多要求和規定,甚至可以說是極其嚴苛。
畢竟這太廟可不是一般的地方,那可是皇室的祠堂,按照傳統的文化觀念和等級尊卑制度來說,外人是不能進的,如此高的含金量自然也就意味著門檻極高,能夠獲此殊榮的人可謂是鳳毛麟角,唯有滿足條件或者是擁有一定的身份地位才配得上。
那究竟什麼人能進入太廟呢?這又是怎樣的榮譽呢?首先這第一種就是除了歷朝歷代的皇帝和直系的先祖,還有其他的皇室宗親,不過也并不是所有人皇室成員都能進太廟,畢竟與皇帝有血緣關系的人太多了,大到皇帝的叔伯王爺、郡王的老一輩人,小到子子孫孫的后代和分支,這加起來豈不是上千人,太廟再大也不能這麼安排。
所以就有規定,必須是近親且有功于江山社稷的皇親才有資格進入太廟,這些都是要經過當朝或者是前朝皇帝允許的,同時其成就獲得文武百官的認可才行,要不然難以服眾,例如清初期的鐵帽子王。
其次就是皇帝的正妻皇后,以前皇后只是外姓人,不配進入太廟,畢竟里面供奉的都是前朝先祖,哪一個不是身份地位斐然,皇后就算再怎麼地位高終究還是其他家族的人。
而且換做是平民百姓的話,有些地區族譜和祠堂也不會讓家中的妻妾入祠堂,頂多就是寫上某某氏罷了,等到了漢朝時期,司馬炎的皇后楊芷,因其品行端正,深受帝王寵愛,再加上背后的家族勢力極其龐大,特此下令允許皇后和皇帝一同配享太廟,后世王朝也多沿用這樣的傳統規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朝代都是如此。
最后一種就是有功之臣,或有擁戴之功、開國的先輩等等,這類人物都是開國功臣或者是幾朝元老且功勛卓著,哪怕是皇帝都得敬讓三分,禮遇有加,那這類功臣就可以考慮是否讓他們配享太廟,即便是可以也要經過層層篩查,各方面進行評判才行,最后能夠通過的人寥寥無幾。
而且就算是當時進入了太廟,如果後來因為和他有關系的人或是后代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那之前配享太廟的資格是可以撤銷的,例如和珅倒被懲治后,他的弟弟和琳就被撤出,房玄齡因為他的兒子謀反,也導致他失去了配享太廟的資格。
正因如此,每個朝代能在被太廟供奉的人也不多,像明朝200多年的歷史只有37人配享太廟,這其中大部分還都是之前跟著朱元璋并肩作戰,一同開拓明朝的開國元老,而清朝近300余年也僅有26人獲此榮譽,那這配享太廟有那麼好的,怎麼這麼多人爭著搶著要進呢?難不成會對子孫后代有什麼好的影響嗎?
其實客觀來說王公貴族或是大臣配享太廟就是一種至高的榮譽,并不會對子孫產生什麼影響,而且這個榮譽既沒有實質性的獎勵,也沒有什麼地位或是官職上的提升,簡單來說更像現在的「名譽頭銜」,只是對某個人在某個行業或是領域的認可,這也是古代皇帝給大臣或者是其他貴族的一種特殊獎勵。
要知道進入太廟之后可以說會被其他的皇室宗親跪拜,也包括后世的帝王,讓皇帝給自己下跪,享受皇族的待遇,這可真是天大的誘惑,想來沒有那個臣子能抵擋住這樣的「誘惑」,這不僅僅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估計族譜都得另立一個。
而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臣子有所向往,未來會死心塌地的輔助皇帝,竭盡全力去建設國家,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獲得助力,也包括臣子背后家族的支持,這樣一來自然就可以加強統治力量。
可是這對于子孫后代來說并不會帶來多麼大的好處,皇帝并不會因為這件事情會功臣的后代給予什麼賞賜,但是從人情角度上來看,配享太廟之后,子孫自然臉上有光,以后無論是參加考核還是在仕途上都會得到一定的「照顧」,這也是獨特的加分項,雖然沒有絕對的優勢,但是憑借著祖上的榮光起碼能夠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或許對于古人來說,名譽和身份要比權勢更重要,這會給家族和后人帶來榮耀,并且伴隨時代變遷,朝代更迭,自己的名字會被載入史冊,受萬人的推崇和敬仰,想必這種結局才是真正想要的,對于后人而言,不可依靠先祖,要想出人頭地,實現自立自強,那唯一的途徑就是靠自己的努力,如果總是依靠別人定然不會走遠,屆時反而會辱沒了先祖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