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秦始皇一生兒女眾多,據專家考證,共有33位子女,在女兒中秦始皇最喜歡的就是公主陰嫚(也稱陽滋公主),其生前花團錦簇,享盡榮華富貴,卻在秦二世元年春,被胡亥(秦二世)以誅殺。
始皇有兩個較為著名的兒子,一是長子扶蘇,二是少子胡亥。胡亥在上位前就害死了長兄扶蘇,與趙高、李斯聯手,修改始皇的遺照,一道詔書送去邊關,假意斥責公子扶蘇與將軍蒙恬,責怪二人戍守邊關數年,一則無功,二則妄議朝政,賜死。
扶蘇聽到詔書心灰意冷,以為父皇如此絕情,便要即刻赴死,而蒙恬將軍畢竟經驗豐富,早就感覺詔書有問題,卻扶蘇回朝核證,如若屬實在赴死也不遲,但攔不住啊,扶蘇立馬拔劍自刎。
大公子去世后,胡亥也沒有放過其他兄弟姐妹,在杜郵(今陜西咸陽東)又將六個兄弟和十個姐妹碾死,刑場慘不忍睹。將閭等三人也是胡亥的兄弟,最終也被逼自盡。他們三個人比其他兄弟都沉穩,胡亥找不出什麼罪名陷害,就關在了宮內。等其他許多的兄弟被害后,趙高派人逼他們自盡,將閭他們對來人說:「宮廷中的禮節,我們沒有任何過錯。朝廷規定的禮制,我們也沒有違背,聽命應對,我們更沒有一點過失,為什麼說我們不是國家忠臣,卻要我們自裁? 」
來人答道:「我不知道你們為什麼被定罪處死,我只是奉命行事。」將閭三人相對而泣,最后引劍自刎。另有兄弟公子高知道自己也難逃厄運。但逃走又會連累家人,于是下決心用自己的一死來保全家人的安全。他上書給胡亥,說愿意在驪山為父親殉葬。胡亥很高興,又賜給他十萬錢。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公子將閭昆弟三人囚于內宮,議其罪獨后。二世使使令將閭曰:「公子不臣,罪當死,吏致法焉。」將閭曰:「闕廷之禮,吾未嘗敢不從賓贊也;廊廟之位,吾未嘗敢失節也;受命應對,吾未嘗敢失辭也。何謂不臣?愿聞罪而死。」
史書中另有記載,胡亥將十公主戮于杜。10位公主無一幸免;她們的財物被盡數沒官,受株連而治罪者不可勝數。
十公主矺死于杜,財物入于縣官,相連坐者不可勝數。
1976午10月,在秦陵東側上焦村附近發現了一組陪葬墓群,共17座,其中7座墓中各有人骨一具,五男二女。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棺中遺骸非常零亂,有的軀體與四肢相分離,有的頭骨與軀干相分離,有的頭骨上有箭頭,這些現象表明墓主系非正常死亡。而墓葬的規模與位置及陪葬品等來看,身份定不一般,遺骸的慘狀、發生的時間也都與史書記載相吻合。
這些墓葬的主人很可能是秦始皇的兒女,在發掘中還發現了兩枚私印,一枚「榮祿」,出土于男性墓中,一枚印文為「陽滋」,出土于女性墓中。陰嫚銅印,為三層台形,橋紐,陰刻小篆。如果惟斷正確,則「榮祿」是秦始皇兒子的名字,「陽滋」是秦始皇女兒的名字。